李在明低头了!再不止损,韩国真就保不住经济了。中方的反制,虽然来得晚了五天,但一出手就让人明白:这不是儿戏。 6月26号,韩国突然宣布对咱们中国进口的不锈钢厚板征收21.62%的反倾销税,说是要保护自家产业,可这背后的道道儿,明白人一看就知道不简单,咱们中国人常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次咱们的反制虽然晚了五天,但一出手就让韩国明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您说韩国为啥突然这么干?明面上是保护钢铁厂,实际上啊,这里头藏着中美博弈的大背景,韩国夹在两个大国中间,美国这些年一直在逼着韩国选边站,特别是在钢铁、汽车这些关键产业上。 美国放出话来,如果韩国不对中国钢铁加税,就要恢复对韩国汽车征收25%的高关税,韩国汽车产业可是命脉啊,现代、起亚这些大厂要是被加税,那出口量还不得暴跌?没办法,韩国只能咬咬牙,先对中国钢铁动手,算是给美国递个“投名状”。 可韩国没想到,咱们的反制来得这么快,6月30号,也就是韩国宣布加税的第五天,中国商务部立刻宣布,对来自韩国、欧盟、英国和印尼的不锈钢钢坯和热轧卷继续征收反倾销税,这一征就是五年。 这招可太厉害了,直接打到了韩国钢铁产业链的七寸,韩国的不锈钢钢坯和热轧卷有不少是出口到中国的,现在被加税,韩国企业的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出口价格没了优势,市场份额肯定得缩水。 就拿浦项制铁来说,虽然咱们给了它价格承诺的优惠,但其他韩国企业可没这么幸运,利润空间被压缩得死死的。 更让韩国头疼的是,这事儿对经济的影响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倒下,韩国是个出口导向型国家,2024年前五个月,中国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2.8%,半导体、汽车配件、钢铁制品都是大头。 现在钢铁产业被咱们反制,下游的造船、汽车、建筑行业也跟着遭殃,韩国造船业本来就依赖中国的不锈钢厚板,现在成本增加,接单的时候就得掂量掂量价格能不能竞争过中国、日本的船厂。 汽车行业更惨,美国那边的关税还没解决,国内钢铁成本又涨了,现代、起亚的日子真是雪上加霜。 再看看韩国的经济现状,那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2025年GDP增长预期已经从1.5%调到了0.8%,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出口连续好几个月萎缩。 李在明政府虽然批了30万亿韩元的补充预算,又是发消费券又是扶持半导体,但这些措施就像给病人打止痛针,能缓解一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韩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压力越来越大,再这么折腾下去,经济真有可能崩盘。 李在明其实心里也清楚,韩国离不开中国市场,他刚上任的时候,还信誓旦旦地说要搞“实用主义外交”,不选边站,哪边有利就靠哪边。 可现实是残酷的,美国的压力像座大山压着,国内保守派又盯着,他只能在中美之间走钢丝,一边派代表团来中国谈AI、半导体合作,一边又对中国钢铁加税,这种矛盾的做法,说白了就是想两边讨好,可结果往往是两边都不讨好。 咱们中国这次的反制,可不是简单的以牙还牙,从2019年开始,咱们就对韩国的不锈钢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这次只是依法延长。 而且咱们还给合规企业留了活路,像浦项制铁,只要出口价格不低于约定水平,就不用交税,这说明咱们不是要把韩国企业一棍子打死,而是希望通过合理的贸易规则来维护双方的利益。 可韩国呢,表面上喊着“对话与合作”,实际行动却充满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味道,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只会让中韩关系越来越紧张。 现在最关键的是,李在明政府能不能顶住美国和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继续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转,对中国采取更多的贸易限制,那韩国经济真的可能万劫不复。 咱们中国市场太大了,韩国的半导体、汽车、化妆品都指着咱们这儿吃饭呢,要是因为一时的政治压力,把这么大的市场弄丢了,那可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咱们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但也绝不怕事,这次的反制措施,就是要让韩国明白,在国际贸易中,任何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行为都是行不通的。 如果韩国真的想保住经济,就应该放下身段,回到谈判桌前,和咱们一起寻找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否则,再这么折腾下去,韩国经济真的可能保不住了,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骇人听闻!外媒称,美国买家已经找到了绕过中国出口禁令的办法!7月9日,根据外媒报
【268评论】【121点赞】
用户10xxx96
先搞搞清楚加征关税,到底是出口国成本增加还是进口国成本增加?乱写一通,不代表你爱国
用户96xxx48
进口加高额税款,表明有替代产品,你进不来了,就是狙击你的产业链和就业率,这是正确的理解
坐朝论道1234
韩国没什么价值,
顽石
这几天不又反华游行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