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积石山县一起冒名顶替案,让人看清了20年“错位人生”的代价。43岁的马某,用表兄弟刘某的身份当了20年教师,最终换来1年有期徒刑、缓刑1年6个月,还被处罚金1万元。
故事要从2004年说起。当时临夏州组织教师择优录取,刘某放弃了这个机会,马某却通过姥爷拿到了刘某的第一代身份证复印件,冒名顶替走上讲台。这一干就是20年,他用刘某的名字领工资、办社保卡,把别人的人生过得有模有样。
2011年左右,刘某曾要求马某停止冒用身份,可马某以“工作多年”为由拒绝辞职。直到2023年12月,忍无可忍的刘某报了警,这场持续近20年的“身份盗窃”才露了馅。
法院审理时查明,马某高中文化,靠着冒名顶替占据了本不属于他的教师岗位,属于典型的冒名顶替罪。考虑到他到案后如实供述、自愿认罪认罚,最终从轻判处缓刑。
20年的教师生涯,看似安稳,实则建立在窃取他人机会的基础上。身份可以冒用,可能力与责任骗不了人。这场判决不仅是对马某的惩戒,更在提醒:任何试图走捷径、侵占他人权益的行为,终究会被时间揭穿,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