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频给生活转个场 林黛玉到底是不是合格的当家主母人选?一直以来,总有观点认为黛玉娇弱无用,动不动哭啼啼,爱闹小性,只喜欢诗词歌赋,只适合恋爱,甚至有说她适合做妾,不适合做妻子,尤其是比不上薛宝钗,当不了豪门大家的当家主母。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黛玉难道真的只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娇弱小姐,真不会管家吗?并不。探春临时管家期间,病重的凤姐曾和平儿挨个分析荣国府的媳妇姑娘们谁有管家能力。凤姐说了这么一句:林姑娘和宝丫头两个虽好,可都是亲戚。当时探春和薛宝钗已经被安排参与管理,然而一点都没碰过管家事务的黛玉,凤姐却点名说她有能力。凤姐为何会这样说?
黛玉到底有没有管家理事的才能?其实这个问题就好比问贾母是不是只会哄宝玉,凤姐是不是只会泼醋一样。事实上,黛玉的治家才能一直被大家严重低估了。黛玉自幼学习科举教材,熟读经史子集,能写出盛世无鸡美,何须耕织忙,能说出虎狼吞鱼皆毕上谈因果。这样的女子,又怎可能只是一个沾于儿女情爱,只一位清高孤傲的女诗人。而且曹公在书中把黛玉比作谢道韫,谢道韫并不只是会写,未若柳絮因风起,他还会提刀上阵保家卫国。虽然黛玉困于体弱多病,但她的内心绝不是只有葬花吟,她还有着不为人知的锋芒和能力,只是这些都被她的诗词才华给掩盖了而已。而真要说起来,黛玉的管理才能甚至可能在贾母之上。
首先,黛玉知书识字,博古通今。她出身中鼎之家,书香门第,祖上曾袭过列侯,父亲林如海是全国第三的探花郎,简在帝心的荀延玉氏,母亲贾敏更是荣国府的最受宠的嫡出千金。这样的家庭背景,给黛玉提供的教育规格自然不一般。她的启蒙老师可是进士出身的贾雨村,教的都是《四书五经》这些科举教材。要知道在古代,此书乃是齐家治国的必读之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事、经邦济世的智慧,这无疑为他日后的管家能力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在面对复杂的家族事务时,他可以引经据典,以古鉴今,从古人的经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灵感与方法。贾雨村就曾夸他言语举止另是一样。这可不是随便夸的。
再看看黛玉的成长环境。黛玉6岁前跟着母亲贾敏长大,而贾敏是什么人?是贾母亲自教养出来的嫡长女。贾母的管家手段在荣国府那是一等一的厉害,贾敏耳濡目染,黛玉又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这样的起点也让黛玉比一般人都更加敏锐和谨慎。初进荣国府时,曹公用心较比干多一窍形容黛玉,她有着极强的洞悉人心的能力。跟邢夫人、王夫人等长辈的交往中,他应答得体,尽显高情商。当邢夫人热情邀请他留下用饭时,他婉拒道:舅母爱惜此饭,原不因此,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辞,迟去不恭,翌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一番话,既表达了对邢夫人的感激与尊重,又巧妙的说明了自己不能留下的原因,给足了邢夫人面子。在王夫人房中,他也能通过观察坐姿安排,准确判断出自己的位置,避免因做错而失礼。在王夫人提醒他与宝玉保持距离时,他又能不卑不亢。这种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他人心理的精准把握,也让他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也让他在管家中理解众人的需求与想法,从而协调各方利益与矛盾,潇湘馆也因此从来没出过什么偷窃聚赌乱七八糟事。
有人说潇湘馆井井有条,那都是子君的功劳,毕竟他是贾母调教出来的得力大丫鬟。可别这么想,潇湘馆的主人与管理者是黛玉,他手下管着20多个下人,有紫鹃、雪雁、春仙三个大丫鬟,还有10个左右洒扫房屋来往事宜的小丫鬟,一个奶娘王嬷嬷,四个轿引嬷嬷,还有做粗活的两个老嬷嬷摄月曾经说过,记分了房有了主子,自有主子打的骂的,再者大些的姑娘姐姐们打的骂的。紫鹃虽然是贾母调理出来的有用之人,但她只是做好了大丫鬟的本分,贴身照管黛玉的事情,以及日常照看那些小丫头们。而黛玉的奶妈王嬷嬷和4个轿引嬷嬷的地位在房中是高于紫鹃之上的。邢文就曾经说过,照顾宝玉生活的时候,上一层有老奶奶、老妈妈们,下一层又有袭人、麝月、秋纹几个人。但这些老嬷嬷得受黛玉的管理。邢夫人教育迎春时说过:你不好了,她原该说,如今她犯了法,你就该拿出小姐的身份来。
很明显,黛玉是很懂得管理家务事的,她不仅管好了自己从扬州带来的王嬷嬷和雪雁,让她们不惹事,忠心做事,还管好了贾母分派的紫鹃和贾府分派的十几个丫鬟老婆子,让她们各得安分守己,各司其职,老的不赌博喝酒,小的不偷奸耍滑。雪雁是从扬州带来的,一直伺候黛玉,可她并没有因为紫鹃来了就和紫鹃闹矛盾,反而和紫鹃关系很好。王嬷嬷也能带着婆子们用心照顾黛玉,看到宝玉在黛玉午睡时闯进来,就赶紧去劝,看到薛姨妈母女说些让黛玉伤心的话,还说要给宝黛提亲来打趣,就赶紧上前帮黛玉解围,这明显是黛玉之人善用,自己总控大局,规矩立的好,御下有方。
与此同时,我们再看看大观园其他院子,薛宝钗那边的蘅芜苑乱成一锅粥,婴儿嘴碎,和贾环没大没小,过一次还带头去掐花折枝,被阻止之后还理直气壮。婆子们更是聚赌喝酒,管理乱的一塌糊涂。迎春的紫菱洲丫鬟思琪与外男子私会,为了碗鸡蛋糕就大闹小厨房,迎春的奶妈不仅聚赌,甚至敢偷小姐的珠宝首饰。惜春的大丫鬟入画被查出私下里和哥哥传递物品。更别提宝玉怡红院的一地鸡毛,昨个李奶娘骂接班人袭人,今天主子踢了丫鬟,明天俩大丫鬟互怼,后天大丫鬟又容不得小丫鬟露头,唯独潇湘馆一片岁月静好。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中,主仆关系错综复杂,黛玉作为一个寄人篱下的小姐,能把潇湘馆管理的这么好,足以看出她的智慧。她深知玉下之道,讲究恩威并施。
周瑞家的送宫花一事便是黛玉立威的经典例证,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黛玉在一种强硬的姿态向周瑞家的表明,她绝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这一下就让贾府的下人们知道,黛玉虽然年幼客居,但尊严不容侵犯,规矩不能懈怠,以后在对待黛玉时就不敢轻易造次了,而高手举重若轻。黛玉除了深谙用人之道,放权赏罚也皆是从容。怡红院的小丫头佳慧为她送茶叶,黛玉随手就抓了两把给佳慧。横屋院的婆子雨夜来送燕窝,黛玉不仅言语上关怀备至,还命人给他几百钱打酒喝。
有人可能会说,管好潇湘馆只是黛玉自己屋里的事,她一个表小姐没身份没资格没立场去管荣国府的家务事。可黛玉已经没有父母了,只能在贾府长久住下去。所以他在跟宝玉算经济账的时候是这样说的: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美畅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说明黛玉是会管家算账,关注贾府财政开支的。她可不是那种只知道清高孤傲,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和女诗人。
凤姐也曾在送仙罗国茶叶时对黛玉说:我明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他能求林黛玉什么事?黛玉不能劳累做针线,贾母格外关照过凤姐也不想学作诗,那他只能是像抓宝玉撞钉一样,让黛玉帮他算账。而除了管家才能,黛玉的眼界格局其实也不止局限于内宅。她曾赞赏探春:管家,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她管些事,倒也一步而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做起微服来了,夸探春兴利除弊,承包大观园,开源节流,拿着宝玉和凤姐做法子立威是要这样才好。
一番话就是从贾母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违和,因为黛玉就是站在贾府当家人的角度去看待探春管家的种种作为的。黛玉很清楚探春管家遇到的阻力,也知道兴利除弊有多难,但她看重的是探春这样做对贾府长远的好处。贾府里人人都有眼睛,宝玉出去社交应酬更频繁,为什么只有黛玉能看透这件事,说出这番话呢?
自然是因为他的眼界格局高于众人,他能通过对周围人性和环境的观察,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上很多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以及平时为人处事经验的累积,就是会有着超乎常人的远见卓识。他就曾经这样劝过迎春,真是虎狼吞鱼,皆毕上谈因果,若是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才知他们黛玉有才能有手段有远见,这样的她难道不是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人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