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贵州省法院判处原国军起义中将马守援死刑,马守援曾想向带他起义的时任川西行署委员、交通厅厅长郭勋祺以及他昔日的老上司共和国开国元帅刘伯承求救,但还没等他联系到他们,他就已经被枪毙了。 马守援1899年出生于贵州省龙里县,早年考入贵州讲武堂,毕业后曾在贵州军阀袁祖铭部担任排长、连长,后来到川军古蔺驻军刘伯承所部担任营长,因此他与当时川军一系的刘伯承、郭勋祺都保持有较好的私人关系。 1930年,马守援调入中央军担任少将参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马守援被调任贵州军管区参谋长,在任期间,积极组织贵州抗日,在黔南抗击日寇战斗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马守援也被晋升为中将,担任贵州保安副司令。在1948年时,马守援任职期满,他眼看国民政府处境越发不利,不愿为国民党陪葬,他当即决定趁着任职期满的机会解职回老家贵州,此后定居在贵阳市内。 1949年时,马守援知道国民党彻底要完蛋了,他在5月份时,带着全家人离开贵阳到重庆投奔了组织成都5个国军师起义的郭勋祺。 马守援投奔郭勋祺后,积极参加动员国军起义,他凭借昔日在川军的关系,成功劝说国军61师师长陈桦起义,为解放四川做出了一定贡献。 四川解放后郭勋祺曾挽留马守援在四川任职,但马守援已决定不再从政,于是带着家人回到贵州老家,在贵阳定居下来。 1951年,贵州开始镇反运动,马守援由于昔日敏感的身份,被错误抓了起来,随即被判处了死刑,并很快被执行死刑。 随着改革开放,全国开始拨乱反正,1988年5月份时,经贵州省高院详细调查取证,认定马守援没有从事反革命行为,并且在解放四川时,成功劝服部分国军投诚起义,对解放四川有一定贡献,因此撤销1951年判决,恢复马守援生前名誉和荣誉,按国民党起义投诚将领待遇对待。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2评论】【35点赞】
XP沛
贵州法院院长是谁,后来怎么样
用户14xxx05
少TM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