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了1000多天,美国人终于明白了中国在三年前做出的判断是正确的,全世界只有中国这个局外人因为没参与战争,反而收获了最大的好处。 回首冲突伊始,各方预测纷至沓来,“俄罗斯将速胜”“美西方将重重加码乌克兰”“俄罗斯将被西方制裁拖垮”等声音甚嚣尘上,然而,事实却给了这些预测一记响亮的耳光。 当美西方迅速对俄发起史上最严厉制裁时,不少人断言俄罗斯经济将就此崩溃。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早在2022年3月便指出,美欧将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之举并非致命一击,俄罗斯自建的清算与报文体系使其具备韧性。后续的发展证实了这一判断,卢布止跌回升,俄罗斯最为核心的能源产业始终稳定发展,经济并未如外界所料那般崩溃。 在这场冲突中,中国始终坚守独立、公正、平衡的立场,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劝和促谈,避免阵营对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与此同时,中国建设性地参与俄乌问题的解决,与俄乌双方保持沟通,并向乌克兰提供多批人道主义援助,还联合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在联合国成立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推动停火止战。中国虽不是俄乌和平谈判的直接主导力量,却是不可忽视的稳定支点。 在经济层面,俄乌冲突促使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也为中国带来了一定机遇。冲突导致俄罗斯与美西方关系彻底决裂,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提升。中国凭借在战争中力主和谈的态度,赢得了广大世界的认可,国际影响力和威望得以无形中提升。 不仅如此,中国在能源合作方面也迎来新契机。俄罗斯为寻求稳定的能源出口市场,加强了与中国的能源合作,这既保障了中国的能源安全,也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军事领域,俄乌冲突中的实战经验对中国军事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场冲突中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深刻改变了战争模式,让中国认识到反无人机技术在未来战争中的关键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民用无人机最大的出口国,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尽管自俄乌开战以来,中国第一时间禁止了对双方出口民用无人机,以防止其改装用于军事目的,但俄乌双方仍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大量中国民用无人机用于战争。这一现实让中国更加重视反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目前解放军在该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形成了以大型相控阵雷达、大功率干扰雷达,结合导弹、高炮、激光的综合防范手段,做到攻防兼备。 而在国际格局方面,中国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立场,让众多国家看到了中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的理性与克制。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拓展外交空间,这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随着金砖合作机制的扩容、东盟国家的紧密合作以及“全球南方”的崛起,全球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中国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今,俄乌冲突已进入新阶段,战线基本稳定在乌东地区,双方陷入长期僵持。美国对乌军援因国内政治分歧多次受阻,欧洲国家对援乌态度也逐渐消极。而中国在这场冲突中,凭借着正确的判断与积极的行动,收获了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好处,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愈发稳固。
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了1000多天,美国人终于明白了中国在三年前做出的判断是正确的,
远方风林
2025-07-08 15:01:11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