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法国、德国、沙俄、日本侵华,国土沦丧,民族蒙羞。
这段屈辱的历史,从鸦片战争的硝烟拉开序幕。英国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南京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一段漫长的受辱史的开始。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掠夺无数珍宝,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遭到严重践踏。沙俄侵占东北领土,德国霸占胶州湾,日本虎视眈眈,甲午战争的失败,台湾割让,赔款无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签订《辛丑条约》,中华民族的尊严被彻底践踏,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遭受空前打击。百姓民不聊生,国家积贫积弱。
中华民族并没有被压垮,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十四年抗日战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
在这场民族自救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叶企孙先生便是其中一位。他桃李满天下,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钱三强等一大批杰出人才,为“两弹一星”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正是这些科学巨匠和无数无名英雄的辛勤付出,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但强敌环伺,国家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美国在朝鲜半岛挑起战争,威胁延伸到鸭绿江畔;印度觊觎西藏,不断挑衅;越南统一后,与中国关系恶化,甚至侵犯边境;苏联与中国交恶,在边境陈兵百万;南越多次侵扰西沙群岛。新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与晚清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新中国人民决不屈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抗击侵略者,将战线推回三八线,迫使美国签署停战协议。在长江口,解放军击退英国军舰的挑衅;1962年,中国军队迅速击退印度的入侵,捍卫了西南边疆的安宁;1969年,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军民保卫了东北领土主权;1974年,海军收复西沙群岛;1979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予以越南沉重打击。这五次自卫反击战,展现了新中国的实力和决心,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
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以钱学森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建设。1956年,钱学森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1960年,第一枚国产导弹试射成功;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两弹一星”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国防科技实力的提升。钱学森的“钱学森弹道”理论,至今仍是某些尖端武器的核心技术。“外国人能造的,中国人也能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进入21世纪,面对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封锁和技术讹诈,黄令仪院士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性能卓越的“龙芯三号”,打破了技术垄断,为中国高铁和北斗卫星等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的誓言。
从晚清的积贫积弱到新中国的自立自强,从列强的侵略到如今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是无数革命先烈和科学家用鲜血和汗水铺就的。正是这些默默奉献的民族脊梁,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