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打到这个份上,基辅已经完全改变了策略,俄罗斯国防部万万没有想到乌克兰已经不像之

正又直说事 2025-07-08 11:10:54

仗打到这个份上,基辅已经完全改变了策略,俄罗斯国防部万万没有想到乌克兰已经不像之前一般明着对西方索要支援,而是暗自秘密向德国递交了一份武器清单,这份武器清单的价值可至少是几十亿美元。

最近俄乌战场的画风突然变了。当外界还在盯着泽连斯基在北约峰会的公开求援时,乌克兰政府却悄悄干了件大事 —— 据德国《图片报》6 日披露,基辅已向柏林递交一份价值数十亿欧元的 “秘密军备清单”,里面列满了防空系统、装甲车辆和反无人机设备等硬核装备。

这份清单直到被乌媒 “RBC-Ukraine” 曝光前,连德国国防部都以 “军事安全原因” 拒绝承认,可多方信源却证实它确实存在。

为啥乌克兰突然改走 “地下路线”?答案藏在西方军援的微妙变化里。自特朗普政府今年两次暂停对乌军援后,美国对乌克兰的 “无限弹药库” 模式彻底终结。

五角大楼不仅扣下数十枚 “爱国者” 导弹,连 155 毫米炮弹的供应都砍了一半。更要命的是,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中东,原本承诺给乌克兰的反无人机导弹都被转运到以色列。这种情况下,乌克兰再像过去那样公开索要援助,不仅要承受舆论压力,还可能被美国当成 “讨价还价的筹码”。

德国这边的态度也耐人寻味。默茨政府上台后,德国对乌援助明显低调了许多。此前德国已秘密向乌克兰运送了 39 辆重型装甲车辆,包括 10 辆 “豹” 式坦克和 20 辆 “黄鼠狼” 步兵战车。

这次面对乌克兰的秘密清单,德国总理默茨甚至主动提议采购美方暂停的武器转交给乌克兰。这种 “曲线救国” 的操作,既避开了国内保守派的反对,又能维持对乌支持的表面姿态。

再看这份清单的内容,简直是直击战场痛点。4 套 IRIS-T SLM 防空系统、1500 枚配套导弹,这是要给乌克兰脆弱的防空网打强心针;200 套地面监视雷达和 1000 套反无人机干扰装置,显然是针对俄军铺天盖地的 “天竺葵” 无人机。

最让人意外的是,清单里还列了 20-30 辆 WiSENT AEVs 装甲工程车,这种能排雷、架桥的多功能战车,对突破俄军防线至关重要。

不过德国的援助也不是无条件的。虽然清单里部分防空系统需求已通过 50 亿欧元援助框架解决,但德国自身也在大规模扩军 —— 计划斥资 250 亿欧元采购 2500 辆装甲战车和 1000 辆主战坦克。

这种 “先顾自家后院” 的策略,让乌克兰能拿到的装备数量大打折扣。比如清单里要求的 200 套雷达,德国只承诺先给 100 套,后来才悄悄加码到 1100 套,这种 “挤牙膏” 式的援助,让乌军前线叫苦不迭。

俄罗斯这边也没闲着。尽管没直接回应乌克兰的秘密清单,但俄军近期动作频频。7 月初,日托米尔地区发生的 “广岛式” 爆炸事件,以及对基辅的大规模无人机空袭,都被视为对乌克兰求援行动的威慑。

更绝的是,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日前公开列出西方援乌武器清单,从 350 辆坦克到 5000 架无人机,每一项都精准戳中乌克兰的 “命门”。这种 “以战止援” 的策略,显然是要让乌克兰在谈判桌上更被动。

最尴尬的还是美国。当特朗普还在中东忙着 “促和” 以色列与伊朗时,乌克兰这边却成了 “被遗忘的角落”。

美国暂停军援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乌军每天消耗的上千枚炮弹,欧洲产能根本跟不上;“爱国者” 防空系统的短缺,让基辅在俄军导弹袭击面前几乎裸奔。

更讽刺的是,乌克兰此前向美国提交的打击俄境内目标清单,至今仍被白宫束之高阁,这种 “口惠而实不至” 的态度,让基辅彻底寒了心。

这场暗战背后,是大国博弈的残酷现实。德国在美乌之间玩 “平衡术”,既要维持欧盟团结,又不想得罪美国;美国把乌克兰当棋子,却在关键时刻抽身去中东 “救火”。

俄罗斯则抓住机会,用军事压力和舆论战双管齐下。而乌克兰,这个被裹挟在大国角力中的国家,只能用 “秘密清单” 这种无奈之举,在夹缝中求生存。

现在的问题是,这份价值数十亿欧元的清单,对乌克兰来说究竟是关键支撑,还是德国的拖延策略?俄罗斯的导弹持续发射,西方的援助力度越来越不足,基辅的这场秘密行动,能不能真正改变战局?答案,或许要看接下来柏林的军火库会如何动作。

0 阅读:128

猜你喜欢

正又直说事

正又直说事

又正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