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海,一男子带140斤硬币到银行存钱,没想到,银行不仅拒收,还报警称:男子的硬币来路不明,怀疑非法所得。后经调查,硬币是合法的,但银行还是拒收!网友:“法定货币,凭啥不收?” 信息来源:海报新闻2025年7月6日报道 事情还得从陆先生做生意说起。 陆先生在上海卖烟酒礼品,生意清清白白。 可有位客户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他把炉灰里捞出来的硬币当货款付给陆先生。 这些硬币被火一烧,全是黑乎乎的,虽然面额看得清,但市面上谁敢要? 陆先生想着,“残缺污损的人民币银行应该无偿兑换啊”,就收下了。 从去年年底开始,他陆续收到几千斤这样的硬币,一共价值十多万。 想想客户要维系关系,又不想撂挑子,他就分批跑了十几家银行去换。 农行、建行、工行那些大行都正常受理了,清点完就把钱给他了。 换钱过程虽然累点,但还能理解。 可是到了7月4日这天,他一大早拎着两大麻袋、20000多枚、一共140多斤的1角硬币,兴冲冲地走进上海农商银行网点。 本以为跟其他银行流程一样:说明来意、配合清点,拿钱就走。 谁料柜台人员话都没问几句,就甩了句“来源可疑”,拒收不说,直接报警。 警察叔叔很快来了,核查了手续、调了监控,确认这些硬币就是客户给的货款,也没假币,彻底合法。 可银行柜员依旧板着脸:“来源虽然说清了,但我们得走流程,公司证明少了单位名称和联系人,没法做背调。” 连行长报名头都没打,生怕麻烦,让人生气又无奈。 更扯的是,有柜员自己嘀咕:“这些硬币又黑又多,数都数不过来,人工清点怕出错,还占地方,运输和保管成本高。” 不仅不接手,还让陆先生签“自愿放弃兑换”的声明,才肯让他闪人。 别忘了,国家明文规定:只要面额可辨、形状完整四分之三以上,金融机构都得无偿兑换啊。 银行总部后来也出来说话了:他们曾专门联系了中国人民银行,准备派车送陆先生去上海那四家专门处理残缺污损人民币的指定网点。 这可是最省心的办法,可陆先生拒绝去了。 总部还强调,警察来现场并没有对钱做现场鉴定,也没留给银行任何书面证明,柜台才更推不过这关。 事件传开后,有网友说:“法定货币,银行凭啥不收?人家辛苦挣来的钱就这么被刁难!” 还有人说:“干啥都得看银行脸色,存个钱都能给你整出一出好戏,真是寒心!” 说实话,这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而是暴露了某些银行网点的服务意识和流程管理问题。 法律都摆在那儿:《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第三条写得明明白白:金融机构不得拒绝兑换。 这硬币虽黑了点儿,可面值看得清楚,也没缺角,完全符合兑换条件。 银行的刁难不只是嫌麻烦,更是把“怕麻烦”当成了挡在客户面前的拦路虎。 老百姓往银行里存钱存的是信任,可银行却用一句“流程未走完”把人往外推。 这口气嚣张得让人看不下去:服务为啥会变味儿?银行不是“钱袋子管家”吗?怎么能在符合法规的前提下,肆意怠慢、甩锅给公安,还不按规办事? 这件事应该给所有银行提个醒:别让“怕麻烦”成了伤害客户信任的利刃,别让合法存款变成老百姓的“难事儿”。 银行与存款人相互依存,客户不信任了,金融服务的根基就不稳了。 希望银行网点,能把“服务百姓”放在心上,严格按照法规履行职责,别再让合规存钱成了折腾人的大工程。 那么,大家怎么认为?银行该不该给陆先生兑换吗?
7月4日,上海,一男子带140斤硬币到银行存钱,没想到,银行不仅拒收,还报警称:
阿牛科普
2025-07-07 21:55: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