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牛莉拍完《老农民》后,感觉浑身没力气,喘气都费劲,她老公赶紧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把她老公拉到一边,说了些话,她老公一听,简直无法接受。
牛莉1972年出生在北京,家庭条件不错,爸爸是军官,妈妈以前还是射击冠军。虽说成长环境挺好,但她小时候也不容易,体质弱,老生病,可没少让爸妈操心。
她妈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送她去了游泳班,没想到这一试,竟激发了牛莉的运动天赋。她不仅成了全国女子花样游泳团体赛冠军,还在全军射击比赛中拿了奖。
不过,运动员这条路也不是一直顺顺当当的。射击队解散后,牛莉的人生迎来转折点,她选择去解放军艺术学院学表演。这跨界可够大的,但她凭借一股不放弃的劲儿,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上大学时牛莉特别努力,可毕业后在竞争激烈的演艺圈,她默默无名了好些年。后来靠着《闯关东》《媳妇的美好宣言》等剧里的经典角色,她才慢慢站稳脚跟,成了观众喜爱的“国民媳妇”。
2014年,牛莉接拍电视剧《老农民》。这部剧讲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变化,对演员情感和心理表达要求极高。牛莉演的角色历经酸甜苦辣,感情冲突复杂。为了演好,她投入大量精力,几乎和角色融为一体。
《老农民》剧组在好几个村子取景,从春天拍到夏天,又拍到深秋,剧组成员经历了气温的冷热变化。因为拍摄时间紧,演员们常常天不亮就到拍摄地,很晚才收工。
牛莉穿着破旧戏服,饰演命运坎坷的农村妇女,每天穿着布鞋在泥泞地上跑,还得拍很多哭戏。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五个多月,精神一直高度紧绷,长时间的压抑让牛莉身体吃不消了。快拍完时,她已疲惫不堪,但还是咬牙坚持完成了所有工作。
杀青那天,剧组搞了个小庆祝会。其他演员都松了口气,热热闹闹讨论接下来的计划,牛莉却有些走神。她坐在一旁,脸色苍白,低着头喝水,手里的杯子微微颤抖。
杀青后几天,牛莉本以为能好好休息,身体却没见好。她开始频繁心慌、胸闷,半夜常常惊醒,出一身汗,很久都睡不着。最让她苦恼的是,会莫名流泪,情绪不受控制。她尝试锻炼缓解,可每次跑步或做简单运动,都觉得浑身乏力,喘不上气。
她老公刘亚东很快察觉到她不对劲。一天晚上,牛莉又因失眠坐在床边不停揉太阳穴。刘亚东走过来轻声问:“你最近是不是太累了?”牛莉疲惫地摇摇头,没说话。刘亚东蹲下身,握住她的手,发现她手心冰凉。这时,他感觉事情不妙,坚持带她去医院检查。
到医院时,天已微亮。刘亚东一边扶着牛莉,一边向前台护士说明情况。医生了解牛莉症状后,安排了一系列检查。等结果时,刘亚东一直坐在牛莉旁边,不时递上一杯温水。牛莉靠在椅背上,眼神无光,看上去疲惫至极。
检查结果出来,医生把刘亚东叫到一旁,小声说:“她这是典型的抑郁症。长期高强度工作,情感压抑,可能是诱因。不赶紧治疗,情况可能恶化。”听到“抑郁症”三个字,刘亚东愣住了。他一直以为牛莉只是身体累,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
医生告知具体治疗方法,还再三叮嘱:“必须让她停止工作,好好休息,别再有压力。家人要时刻留意她的情绪变化,多陪伴她。”刘亚东点头,强忍着震惊和焦急,回到牛莉身边。
回家后,刘亚东立刻行动。他亲自收拾牛莉的行李,把与工作相关的东西整理好锁起来,坚决不让她再接任何拍摄工作,不管多重要都不行。他对牛莉说:“从现在起,你啥都别管,我陪着你,咱们一起度过这段日子。”
刘亚东推掉部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牛莉。他每天亲自做饭,为牛莉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为让牛莉心情好,带她去公园散步,或开车去郊外看风景。他还常带着女儿,让家里充满孩子的欢声笑语。家里到处摆放着一家三口的合影,那些温馨瞬间如同阳光,驱散了阴霾。
在刘亚东两年多耐心陪伴和鼓励下,牛莉渐渐走出抑郁症,回归正常生活。而且,她的事业迎来新高峰。凭借扎实演技和敬业精神,她出演了多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还荣获第十一届中美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如今,牛莉五十多岁了,依然美丽健康。在家里,她和刘亚东恩爱如初,女儿也长大懂事又优秀。在爱与包容的陪伴下,她的人生称得上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