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屋里的最后一夜:青岛大学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宿管之死…… 这是本不该发生的悲剧。青岛大学一个58岁的宿管,生命终止在2025年7月6日的清晨。号称"避暑胜地"的青岛,在本该清凉的夏日,这位宿管蜷缩在6平米的值班室里,像一只被遗忘的老猫,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小屋的温度计早已爆表。40℃的高温下,几个捡来的小电扇徒劳地转动着,这是他唯一的祛暑设备,可是潮湿闷热的天气里,空调的风都不凉,何况学生扔掉的袖珍小电扇。纵然这些小电扇发出垂死般的嗡鸣,小屋的墙壁依然烫人,整个屋子像个蒸笼。就在同一天,同校区一位学生因中暑被紧急送医,而这位宿管却再没有醒来。 要说,高等学校是最注重人文关怀的地方。可在这个学校,这个底层劳动者的生命被忽视了。据说这位宿管过得那么艰难,但他还收养了很多毕业生遗留的流浪猫,有他一口,就有流浪猫一口。学生们说他是个好人,经常帮助学生,深受学生们喜欢,所以他走后,很多学生到铁皮屋送了鲜花表示悼念,也有很多学生发文悼念。 (一) "大爷,我的自行车链条又掉了!" “来了来了,马上给你修好。"这是学生们最熟悉的场景。他总是佝偻着腰,用布满老茧的手灵活地摆弄着各种工具。他修好的不仅是自行车,还有无数个着急上课的清晨。如今那双灵巧的手再也动不了了。 更令人心碎的是,他已经8个月没有领到工资。每天靠清汤面度日,却还惦记着要给流浪猫看病。"等发了工资就带你们去兽医那",这句话成了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 (二) 青岛大学宿舍楼的空调,是延续多年的“承诺”。最近一次是2024年的9月,校方经不住学生质问,又一次信誓旦旦"立即解决"。但当2025年7月猝不及防的40℃热浪席卷青岛时,学生们发现学校的承诺和这个小屋的小电扇一样,转得热闹,却无效果。 这世间,究竟还有多少教训需要用生命换取?就在这位宿管去世的第二天,校方宣布"将在暑假期间为全校安装空调",要没有他的死亡,安空调的事怕还提不到日程。以后学生们舒服了,但他的命没了。他用自己的生命为学生们争取到“福利”,这算是他为学生们做的最后一件好事吧? (三) 这不仅仅是一个大学宿管的悲剧。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在各行各业,各个单位、集团、公司,还有没有这样的"宿管"在蒸笼般的小屋里煎熬?建筑工地的民工、快递站的分拣员、马路上的清洁工……他们是底层劳动者,是社会运转的"螺丝钉",他们最基本的生存尊严得到保障了吗?他们的管理层看到了吗?以这位宿管为例,倘若学校领导或总务部门关心一下,至于发生悲剧吗? 当然,宿管属于外包人员,不跟学校直接发生劳务关系,而是跟学校的外包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学校也不直接给他们发工资,而是把工资发给外包公司,外包工资按一定比例抽取管理费后再发给宿管。所以他8个月没领到工资,这大概率不是学校的错,而是外包公司的错,但学校的监管责任明显缺失。 (四) 当管理层在空调房里讨论"成本控制"时,可曾想过那些在高温中挣扎的底层劳动者?当校大大小小的管理者坐在空调公务车里进进出出时,可曾瞥见过那间6平米的小屋?经营管理的温度,不该只体现在漂亮的财务报表上,更应该体现在对最弱势群体的基本关怀上。 明天太阳依旧会升起,没有空调的小屋温度计还会爆表。但愿这位宿管用生命换来的教训,能让某些人从冷漠中惊醒……
青岛大学宿管大爷去世,网友挖出了几个情况:第一,这位宿管大爷才58岁,其实
【10评论】【1点赞】
用户10xxx34
请问,学校什么时候也把校长外包出去?
扫码加关注
发生任何匪夷所思的情况,其实纪委都可以去看看
借你吉言
就是那个很爱唱歌,很爱发朋友圈、微博、抖音啥的让全网都知道学校多好,多有人情味儿的那个大学吗?[doge]
用户10xxx53
中国卷帘
水晨
说什么好呢!嗨
一切都会过去1971
我们这边早十多年前中专宿舍都装空调了…大学现在宿舍还没空调??
浅谈社评
劳务外包和劳务派遣应坚决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