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临死那晚,病榻边围满了人,曹丕、荀彧、华佗之徒、亲卫内侍,都在等他最后一句话,但谁也没想到,曹操猛然坐起,一把掀开被褥,嘶吼出四个字,把全场吓得直愣住,事后这四个字流传下来,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 公元 220 年正月的洛阳城落着细雪,魏王府的铜兽门环上凝着冰棱。曹操的病榻前熏着西域安息香,却掩不住药味与血腥气。 曹丕攥着袖口的手心里全是汗,眼看父亲的手指在锦被下轻轻抽搐,太医钟繇的银簪探入汤药时,簪尖的翡翠珠正颤得像檐角将坠的冰锥。 "脑风症复发。" 钟繇的声音比殿外的风雪更冷,他用银针在曹操太阳穴附近刺了几针,黑血渗出时,曹丕看见父亲眼皮猛地一跳。 帐外传来贾诩的咳嗽声,那是约定好的暗号 —— 许昌的夏侯惇已经带兵围住了相府,而荀彧捏着竹简的指节发白,简上还刻着未拟完的禅位诏书草稿。 曹操的眼睛突然睁开时,烛火猛地爆了个灯花。他盯着帐顶绣的青龙图案,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一把扯开领口的玉带钩,金线绣的 "魏" 字滚边在锦被上划出声响。 "非我莫属!" 这四个字从他喉咙里挤出来时,痰盂里的黑血正顺着沿儿往下淌,而曹丕看见父亲袖口露出的护腕。 那是官渡之战时张绣降而复叛,他为救曹操中箭后留下的伤疤,此刻正随着怒吼剧烈起伏。 荀彧的玉佩掉在青砖上,碎成两半。这四个字让他想起建安十三年,曹操横槊赋诗时说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那时槊尖挑着的酒盏里映着长江月色,而此刻病榻前的铜灯映着曹操暴起的青筋,像极了当年横槊上的血槽。 贾诩低头整理朝服,却用眼角余光瞥见曹丕腰间的佩剑 —— 那是曹操亲赐的 "倚天",剑穗上还系着平定冀州时割下的袁谭发髻。 "王上息怒..." 曹丕的声音抖得像殿外的幡旗,他伸手去扶父亲,却被一把推开。 曹操的手指向门口,那里站着华佗的徒弟樊阿,药箱里还放着麻沸散的瓷瓶。 三年前就是他眼睁睁看着师父被下狱,此刻药箱锁扣的反光里,映着曹操怒睁的双眼,像极了当年在许都杀孔融时,溅在刑场砖缝里的血珠。 殿外的更夫敲过三更,曹操的头歪向一侧时,曹丕听见父亲喉间发出嗬嗬声,像极了官渡之战时,乌巢的粮草在火里爆裂的声响。 他俯身去听,却只闻到父亲胡须里的硝石味 —— 那是征讨马超那年,潼关的箭雨里,曹操割须弃袍时沾上的烟火气。 帐内突然静得可怕,只有荀彧捡起玉佩碎片的声响,与贾诩偷偷按在袖中密信的窸窣声,在安息香的烟雾里交织成网。 "非我莫属..." 李典在偏殿听见这话时,正擦拭曹操的 "青釭剑"。 剑身映出他脸上的疤 —— 那是合肥之战时,他率七百兵破孙权十万大军留下的。 此刻剑穗上的红宝石突然迸裂,血珠般的碎块滚落在地,像极了曹操喊出那四个字时,溅在锦被上的血点。 后来他对儿子说,王上喊这话时,瞳孔里映着的不是曹丕,而是二十年前在陈留起兵时,那面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的 "曹" 字大旗。 洛阳的雪下了三天三夜,曹操的灵柩停在文昌殿时,曹丕在父亲袖中发现半片竹简,上面用朱砂写着 "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 而太医署的密档里,钟繇的记录被朱砂涂改 —— 原本写着 "王上临终言 ' 世子当立 '",却被改成 "病中呓语不可考"。 只有樊阿在医案里偷偷记了一笔:"正月廿三,王上大呼 ' 非我莫属 ',乃肝风内动,痰火扰心之象。" 这四个字像颗种子,在魏晋的士族间悄悄发芽。王衍谈玄时用麈尾指着棋盘说 "此局非我莫属"。 桓玄篡位前在铜镜前练习这四个字的口型,直到宋武帝刘裕北伐时。 在关中挖到曹操当年的兵书,扉页上赫然题着这四字,墨迹透过纸背,与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批注重叠在一起。 如今世人用 "非我莫属" 形容志在必得,却少有人知洛阳那个雪夜,曹操喊出的不只是权力宣言,更是对命运的不甘。 当他看见死神时,想起的不是铜雀台上的歌舞,也不是赤壁的火光,而是陈留起兵时,那个指着地图说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的夏夜。 那时他的瞳孔里还没有血丝,只有统一天下的星火,而那句临终怒吼,不过是星火熄灭前,最后一次试图照亮权力版图的挣扎。 《魏书》残卷里记载,曹丕登基后曾对着曹操的画像喃喃:"父言非我莫属,究竟是指天下,还是指那把龙椅?" 画像上的曹操嘴角似笑非笑,袍角的金线在夕阳下闪着光,像极了病榻前那盏爆了灯花的铜灯。 参考来源: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曹操是不是中国历史上被严重高估的人?这一个高赞回答,首句就足以让人惊讶。“曹
【4评论】【1点赞】
用户10xxx26
什么玩意儿,荀彧还能见证曹操的去世?
海浪
虽然不大知道讲的什么,但是文笔挺好的[晕]
生命 回复 07-07 13:54
的确,层层铺进。。。
画痕
小编梦呓不可信,忽东忽西,小编竟然能同曹公神交,神乎?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