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美开战,美军会不会全面轰炸中国?这么说吧,只要美军轰炸机敢朝着中国起飞,那么在其到中国领空前绝对会化为灰烬! 这样的设想在现在的东亚地区是很难实现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的情报预警、防空和信息作战能力早就不是原来那个水平。 如今中国基本实现了多层级、三维立体的情报链,我们地面有大型雷达阵列,空中有预警机巡航,天上卫星实时协同,再加上“天链”中继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一整套体系能把周边空域严密地监控住。 也就是说一旦有战略轰炸机之类的大型目标从远距离起飞,中国这边的各层级情报系统几乎都能拿到动态消息。 近些年中国的预警机涵盖了多种型号,可以长时间、全天候地盯着东部、南部和西北方向。配合各种地空大型雷达,包括有针对隐身目标优化过的探测能力,形成了一个既看得远、又能全程追踪的大网络。 轰炸机一旦被雷达“咬住”,接下来中国的空军和防空作战力量就可以启动应对预案。 中国已经布设了覆盖高空、中空、低空的一体化远中近程防空网,包括各种类型的地空导弹和防空炮,更有反导系统和反介入武器随时待命,从巨型雷达阵地到导弹旅机动部署,整体形成弹性很大、层次分明的防守格局。 对于高速和高隐身性能的轰炸机,这种解放军的防空反击火力是不可小觑的,不管你是高空飞过还是低空渗透,在这样一道道防线面前,风险只会越来越高。 有人会问,美军不是很重视电子战和反侦察吗?这还真不是过去单凭“隐身”就能横行的时代了,中国不仅有能力分析和拦截雷达信号,还能实施电子压制,干扰敌方通信和制导。 美军的轰炸机起飞前指令、航程一路上的定位导航,很多环节其实都可能被中国方面截获或者干扰,如果中美处于互相防范,甚至战争前夜的状态,两边的情报、感知、处理和反制系统都会进入最高级别,这样一来美军的轰炸机根本很难做到真正的突然袭击。 除了高端武器,如果真到高烈度冲突,最终拼的是整体体系与应变能力,也就是常说的信息战、体系战,美军的B2轰炸机以及后续型号,号称能突破世界上现有的大部分防空防线,但是这些结论基本是针对那些防空手段比较落后的国家。 对于像中国这样有完整防空体系的力量,只要飞机进入相关空域,起飞动向、航路轨迹、突防方式,全部都处于高强度监控下,即使有单机渗透的可能,中国这些年在隐身目标探测和高机动对抗上的进步让防空系统可以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拦截和消耗。 美军想在中国大陆上空像科索沃、伊拉克战场那样为所欲为,几乎是不可能的,从东太平洋基地或者关岛等地起飞,有几千公里的路程,途中既要面对中国的远程侦查,还要考虑中远程导弹、空军截击和电子干扰的全程威胁。 这中间任何某一环节暴露,整个突击任务都有可能提前失效,即使勉强接近中国领空,也逃不过层层雷达网,等到进入实际攻击范围,面对的就是地空导弹迎头而来,还有随时机动的歼击机猛烈反击。 整个过程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雷霆一击”,而更像是一场高技术硬碰硬的大较量。 哪怕美方偶有突破也很难造成战略打击效果,中国重要目标基本建立了地下掩体、加固工事和周密的伪装,再加上陆基、机动的防空单位可以快速补位部署,哪怕有少量漏网之鱼,也很快被后续跟进的防御火力锁定。 今天的东亚空域和几十年前完全不同,对美军来说想靠轰炸机一口气拿下重大目标,难度远远大于过去美国自身的预期,美军军事推演中推崇的“制空打击”方式,在中国全信息化预警和多重防空压制下,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战场不再是某一种高科技装备说了算,而是整体体系、信息流和快速反应能力的综合较量,只要双方都在最高警戒状态,美军轰炸机如果贸然进入相关空域甚至靠近,极有可能还没完成任务就被锁定、拦截、击落。
很多人都发现了,印巴空战后,歼10CE反而更加不好卖了,虽然一战成名,但现在更多
【16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