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只给了10天期限,要求中国取消稀土限制,王毅4个词斩钉截铁。中方外长王毅会见美方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对中美关系用四个词进行阐释,表明了合作大于对抗的态度,而反观美方则是越来越急切,想着在十天内解决稀土问题。
2025年4月,中国宣布对七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要求出口商得先申请许可。这可不是随便下的决定。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但开采成本高、污染大,过去为了供应全球,国内付出了不少代价。 现在中国想把稀土从单纯的原材料变成战略筹码,用“技术-资源-政策”三位一体的方式,把主动权攥在手里。这招直接戳中了美国的痛点,因为他们的高科技产业太依赖中国稀土了。 美国急了 中国一管制,美国那边就炸锅了。福特汽车的芝加哥工厂5月就因为稀土短缺停了SUV生产线,美国国防部也急得直冒汗,说87%的主战装备生产线都受影响。 6月15日,美国甩出一份照会,要求中国10天内取消限制,不然就要反制。这态度挺强硬,但底气未必足。美国自己稀土矿倒是有,比如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可提炼和加工能力跟不上,短期内摆脱对中国依赖就是痴人说梦。 就在这节骨眼上,6月25日,王毅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扔出了“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平等互利”四个词。 这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中国对中美关系的底线和期待。王毅的意思很明白:合作比对抗强,大家坐下来谈,别老想着压人一头。 美国这边听着四个词,心里估计五味杂陈。他们急着要稀土,可又不想丢面子,这时候单靠施压显然行不通了。 王毅这四个词一出,中美双方总算冷静下来,开始找台阶。7月1日,两国在北京开了高级别会谈。中方提出建个联合工作组,研究稀土的可持续开发,美国那边则急着要恢复供应。谈了好几轮。 协议签了,美国那边松了一口气。福特工厂8月就恢复了生产线,军工企业也开始调整供应链。稀土供应的稳定,不光救了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也让全球市场喘了口气。 毕竟,稀土这玩意儿牵动的不只是中美两国,而是全球产业链的命脉。中国这边呢,通过这次博弈,把稀土从普通资源变成了战略工具,地位更稳了。 这事证明了一点,王毅说的四个词不是空话。合作大于对抗,才能解决问题。中美关系再怎么紧张,只要坐下来谈,总能找到双赢的路子。 单靠美国施压,或者中国硬顶,都解决不了问题。稀土这张牌,中国打得聪明,美国接得也不赖,最后大家都得了实惠。 当然,中美关系不可能因为稀土问题解决了就一帆风顺。贸易、科技、地缘政治,哪一块不得斗得你死我活? 但这次稀土风波至少说明,只要双方愿意谈,底线清晰,合作还是有空间的。未来咋走,谁也说不准,但王毅这四个词估计会一直是中国对美关系的基调。 稀土这事不光影响中美,还牵动全球。欧洲、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的高科技产业,也都靠着中国稀土过日子。 这次中美谈成了,对他们来说也是好消息。可要是哪天再闹起来,全球供应链还得跟着抖三抖。稀土的稳定供应,真是全球经济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