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剑指5500米深海稀土:技术突围与资源安全的博弈。 参考消息网7月5日报道

蒯良谈国际 2025-07-06 08:25:08

日本剑指5500米深海稀土:技术突围与资源安全的博弈。 参考消息网7月5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1日报道,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将于2026年1月在南鸟岛周边海域启动稀土试验性钻探。该机构将利用“地球号”钻探船,抽取位于海面下5500米深处含稀土的泥浆,若能成功则将成为世界首例。在全球稀土生产大部分由中国承担的背景下,日本此举旨在推动国产稀土资源开发。 南鸟岛作为日本最东端的无人岛,其周边海域长期被地质学家视为深海资源的“潜力区”。早在2013年,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就曾在该海域发现深海泥浆中稀土元素浓度异常偏高,其中铽、镝等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精密仪器的关键元素含量,甚至达到陆地矿床的数倍。这一发现让资源匮乏的日本看到了摆脱稀土进口依赖的希望,随后十几年间,相关勘探和技术研发从未间断。 此次试验性钻探的核心设备“地球号”钻探船,是日本耗资超500亿日元打造的深海探测“利器”。这艘全长210米、排水量5.7万吨的巨轮,配备了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钻探系统,能在狂风巨浪中保持稳定作业,其钻头可穿透海底岩层直达地壳深处。 为了应对5500米深海的高压环境,研发团队专门设计了耐高压密封管道,确保泥浆抽取过程中不会出现泄漏,同时配备的实时分析仪器能在泥浆上岸后1小时内完成稀土元素含量检测,为后续开采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从技术层面来看,深海稀土开采面临着多重挑战。首先,5500米的深度意味着每平方厘米的压力超过550公斤,任何设备故障都可能导致作业中断,甚至引发深海污染风险。 其次,深海泥浆中稀土元素的提取工艺尚未完全成熟,目前实验室中采用的“离心分离—化学沉淀”方法,在大规模应用时可能面临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若要实现商业化开采,每吨稀土的生产成本需控制在200万日元以下,而当前试验阶段的成本仍高达这一标准的3倍以上。

0 阅读:28

评论列表

奋斗

奋斗

1
2025-07-06 08:44

挖啥你也翻不了天!

猜你喜欢

蒯良谈国际

蒯良谈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