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10年过去,青瓦台的总统办公室里面再次摆上了一份特殊的邀请函,中方想知道李在明是否来华参加9月份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 10年前的朴槿惠去了70周年阅兵,10年后的李在明却眼看着中方在韩国不锈钢产业上“经济敲打”,现在却又被外交盛邀请,他倍感棘手。 此时的李在明,被迫夹在中、美两个大国的角力熔炉中走钢丝,接受邀请可能引发特朗普的不快,拒绝盛邀又害怕中方对韩经济制裁,怎么选都不对。 靠着“实用主义”赢得大选的李在明很清楚,他即将做出的下一步决定,是关乎韩国未来生存的重要博弈,哪怕前面摆着美、中博弈的凌厉刀锋,也不得不走下去。 上任一个月的李在明,已经用接近6成的民调支持率,向外界无声地宣告自己这个总统还算“合格”,毕竟他有一个给他无限托底的总统前任。 他的前辈尹锡悦以献祭自己的政治生命为代价,让李在明知道,在中、韩日益增大的贸易逆差面前,贸然选择亲美、远中,那么必然会给韩国的出口经济造成重创。 目前韩国面临着堪称“绝望”的经济重压,GDP较前同比萎缩0.1%,这可是近5年来的首次收缩,整体经济增长趋势陷入疲软阶段。 再加上钢铁市场贸易困境,对美出口额同比降了1/7,本土市场更是不堪,内需钢铁产量几乎触底,降到了近15年内的最低水平。 内需调动不足,再加上对出口经济和重化工业的经济高度依赖,韩国想要冲破当前的经济困境,只有一个选择——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这个选择的指向很明确,那便是加强中韩经济合作,借助中国市场的包容性盘活韩国出口经济这盘大棋。 可这需要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李在明和韩国政府在对华关系上拿出明确的行动来,让中国政府和市场看到诚意,这样才会有慢慢修复双边关系的机会。 其实,从近期中、韩两国在不锈钢出口产业上的交锋中,韩国打着“保护本土钢铁产业”的名头,在我国出口韩国的不锈钢厚板产品上征收反倾销税。 刚上台的李在明很清楚这个政策,但他装作不知道,实则是想要借此机会,来试探中方的敏感红线。 既然李在明摆明了要在这件事上装鸵鸟,我国自然也不惯着他,商务部在6月底便对外宣布,对进口的韩国不锈钢系列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可是,这个时候我国并没有摆出直接针对韩国的意思,而是把这个公告放在了“对欧盟、对印尼多国的相关措施”中,完全是在给李在明“知错就改”的机会。 当然,这也可能与李在明前不久的一个关键选择有关,他没有参加北约峰会,一定程度上表明,他和美国可能并不是那么的齐心。 暂且把视角重新挪回到李在明是否会出席中国9·3阅兵的问题上来,倘若他接受邀请,那么便是默认了对日本历史侵略罪行的声讨,这必然会影响日韩关系。 再加上美、韩两国的特殊关系,李在明一个新任领导人竟然出现在中国对外展示“军事肌肉”的阅兵活动上,这必然会引发美方的不满,甚至是对李在明“可疑亲华倾向”的怒火。 要知道,今年这次“9·3阅兵”是10年一度的盛大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作为当世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其领导人特朗普肯定是在被邀请的外国政要名单中的排头位置。 李在明是否出席,他自己的意见其实并不太重要,关键还要看特朗普作何选择: 倘若特朗普决定参加了,那么李在明紧跟其后同意,便不会给前者指摘自己的把柄,毕竟跟着“老大”走,是韩国这个“小弟”该做的。 假使特朗普拒绝了,李在明就该好好考虑考虑了,到了那时候,可能他也会暗自腹诽,如果他的“实用外交主义”能帮他做决定就好了。 而根据一些韩媒的推断,联系10月底在韩国举办的APEC峰会,韩方非常希望中方最高领导人能够莅临参会,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李在明很有可能提前做出妥协。 再加上7月3号当天曝出的消息,老美国务卿卢比奥的访韩之旅已经提前宣布“告吹”,虽然当事双方都没有给出具体的理由,但媒体还是从中感觉到了那么一丝不同寻常的细节。 因为卢比奥访韩,其实是在给李在明、特朗普的最高领导人峰会做前期筹备工作,可是现在卢比奥的行程直接定了10号的东盟会议,韩国很明显被放了鸽子。 这件事情发生在中方邀请李在明出席“9·3阅兵”的第二天,不难推断,卢比奥取消行程,很有可能与此有关,这似乎是在考验李在明是否具备管理美、中、韩关系的能力。 有心人指出,李在明在记者会上“尽快改善韩中关系”的表态,但面对韩国政坛内部“疏华亲美”的政策余温,他需要做出比朴槿惠更有勇气的抉择才行。 “尽快”一个词,已经把他对韩国在中美博弈的大时代变局中的命运焦虑体现的淋漓尽致,不敢大胆进,也不敢贸然退。 解决李在明这个困扰的关键,还是要看特朗普在访华行程上的确定表态,大哥去他也去; 大哥不去的话,李在明大概率可能需要坐镇韩国,然后派总理或者外长出席阅兵活动,给中方、美方都留有面子。
万万没想到,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据韩联社6日报道,负责调查紧急戒严事件的特检组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