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其实一开始并不想跟印度打,因为他们自认为打不过印度,毕竟之前印度和巴基斯坦打了好几次,巴基斯坦都没有占到便宜。 印巴分治后,两国为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掐了70多年,大仗小仗打了无数次,但巴基斯坦的“战绩”堪称“稳定发挥”——稳定输。 1947 - 1949年首次印巴战争期间,印度刚获独立,军队尚未整顿完善,巴基斯坦便冲向克什米尔抢夺。于是,双方交战长达两年之久。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觉得“印度刚和中国打了一仗,肯定元气大伤”,于是主动出击,结果印度反手就是一顿操作:空军炸巴基斯坦机场,陆军推进到拉合尔城下,巴基斯坦差点被“推平”,最后靠美国调停才停火,这波操作,像极了“趁你病要你命”,结果自己先病倒了。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这次更惨,印度直接支持东巴基斯坦独立,13天就打崩了巴基斯坦军队,东巴分裂成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丢了15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亿人口,堪称“国运级惨败”,这就像打游戏被团灭,连老家都被端了。 1999年卡吉尔冲突:虽然规模小,但巴基斯坦依然没占到便宜,印度用空军狂轰滥炸,巴基斯坦士兵被冻死在高原上,最后灰溜溜撤退,这就像小规模团战,巴基斯坦连“送人头”都没送明白。 四次大战打下来,巴基斯坦的总结很扎心:“印度块头大、兵多、装备好,我们真打不过,”于是后来学聪明了,能不打就不打,真要打也得拉上“外援”。 既然硬刚打不过,巴基斯坦开始玩“曲线救国”:1965年战败后,巴基斯坦转头找中国买歼-6战斗机、59式坦克,后来又合作研发“枭龙”战机,现在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战机,一半是中国造——这就像游戏里买了“人民币装备”,实力瞬间提升。 1971年印巴战争时,中国明确支持巴基斯坦,还在中印边境陈兵百万,后来巴基斯坦成了中国的“铁杆兄弟”,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都是合作成果,这就像找了个“大佬带飞”,安全感直接拉满。 既然常规战争打不过,巴基斯坦就发展核武,还搞“代理人战争”,支持克什米尔的武装组织,用游击战消耗印度,这就像游戏里不跟对面硬刚,专偷塔、断兵线,气得印度直跳脚。 现在印巴冲突,巴基斯坦的底气早不是“我能打赢印度”,而是“我有中国撑腰,印度不敢太过分”,这策略,堪称“小国生存教科书”。 巴基斯坦不想和印度打,太正常了,谁愿意天天跟“学霸”打架?打赢了没奖励,打输了丢面子,还可能被“按在地上摩擦”,印度呢?天天嚷嚷“我是南亚老大”,结果打来打去,克什米尔还是分治,巴基斯坦反而和中国越走越近。 说到底,印巴的矛盾是历史遗留问题,靠打架解决不了,巴基斯坦现在学聪明了:不主动挑事,但也不怕事;打不过就拉朋友,用“非对称”手段消耗印度,这策略虽然“怂”,但实用,毕竟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印度军方非常的生气!印度中将声称,中国对印度是“借刀杀人”!7月4日,根据印媒报
【246评论】【1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