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国和以色列肠子都悔青了,不是因为没有干掉哈梅内伊,也不是因为没有彻底销毁核设施,而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双双误判局势,对于以色列来说,轰炸核设施后,伊朗进行对等反击,发射导弹轰炸以色列的军事基地,然而伊朗不仅仅这么做,还玩起了完全不对称的报复行动,那就是疯狂烂炸以色列的民用设施,最经典的当然就是对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CBD的高楼大厦进行轰炸,虽然没有直接命中大楼,但最大交易所所在的大楼基本废了,周边的几栋高楼大厦也基本成了危楼,楼房建设损失和商业经济损失,没有上千亿也有五百亿。另外还有部分伊朗导弹炸了富人区的别墅,沿海地区的发电厂,海水淡化厂,炼油厂等也被炸了一些。总的来说伊朗不对称的报复行动不仅让以色列经济损失惨重,而且还相当丢脸,这就是为什么双方在美国调解下达成停火协议后,以色列又空袭德黑兰,说白了就是伊朗打击CBD大楼让自己非常憋屈。
话说回来,伊朗这一波操作真的是让以色列又气又无奈。你想,按理说,大家一开始打得都是军事目标,谁都想着先把对方的军事力量搞掉,但伊朗玩得一手“民用设施”这种不对称的打法,给以色列整得没脾气。你要知道,特拉维夫那一带可不是普通的地方,CBD大楼一炸,几乎等于把以色列的经济命脉给切断了。损失不仅是眼前的几百亿,还影响到未来几年内经济恢复的速度和难度。尤其是对于以色列这样一个靠高科技产业和国际商业交易撑起经济的国家,基础设施受损直接影响到的是全球投资者的信心,短期内恐怕很难恢复过来。
而且,这次事件让以色列在国际上颜面扫地。你想,平时他们作为中东地区的强国,常年以硬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在国际上说话,但这一次竟然被伊朗用民用设施报复得如此彻底,形象大打折扣。更糟糕的是,国内外媒体开始大肆报道,以色列不光是军事上的失败,连经济上的基础设施也一并“受创”,整个国家的安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但是,话又说回来,伊朗的这波“民用报复”虽然让以色列伤得很深,但其实也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战争的规则”已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战争,大家都习惯打军事目标,争夺战略资源,但这次,伊朗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将战火烧到了民用领域,尤其是针对经济命脉,几乎没有给以色列喘息的机会。这种打法,不但让以色列头疼,也让其他国家在分析战争策略时不得不重新考虑,“战场”不再是单纯的军事阵地,而是扩展到了全社会的各个领域。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和以色列在停火协议签署后,还会继续搞空袭。这不单单是报复心作祟,更是因为在双方的较量中,以色列已经深知,单纯靠军事打击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局势更加复杂。所以,他们在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也在努力恢复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说到底,这场冲突暴露出来的,除了两国在战略上失误,也让我们看到现代战争的不对称性越来越严重。从传统的兵戎相见,到如今动辄用经济制裁、信息战、民用设施作战,战争的边界似乎已经不再明确。未来,可能更多的国家会从“软实力”出发,重新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新型战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伊以冲突热点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