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惩!”6月24日,湖南长沙,一位宝妈在查看家里的监控时,发现育儿嫂趁着家里的人不注意,大力的摇晃仅仅6个月大的婴儿,宝妈怀疑育儿嫂是为了“泄愤”,还表示孩子已经连续发了3天的高烧!网友:孩子受了伤赔得起吗!
一个6个月大的小婴儿,被一位50多岁的育儿嫂像甩毛巾一样前后剧烈摇晃,整整一分钟!小小的脑袋无力地晃动着,仿佛随时可能受伤。这不是在哄孩子,这简直是在摧残一个脆弱的生命。而更让人愤怒的是,这样的行为居然是在父母明确警告过后再次发生的!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新手妈妈为了让产后疲惫的自己得到些许恢复,她满怀期待地请来了一位育儿嫂。那天中午,宝宝有些吵闹,不肯睡觉。
育儿嫂在多次安抚无效后,竟趁着家中无人,抱起仅有几个月大的婴儿开始剧烈摇晃。那动作幅度之大,与其说是安抚,不如说是在“泄愤”,仿佛要把孩子当成一个发泄情绪的工具。
更讽刺的是,这位母亲之前特意叮嘱过育儿嫂,大力摇晃婴儿的危害性,严令禁止这种行为。现在所有提醒都成了耳旁风。监控前的母亲瞬间攥紧了拳头,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孩子那么小,连哭闹的力气都显得微弱,这种异样的安静,在她看来,不是睡着了,而是被吓懵了,甚至是已经受伤了。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懂什么呢,她想不通,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拿着不菲的薪水,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对生命的敬畏又在哪里。
事件发生后,孩子一连三天高烧不退。在医院检查时,母亲的心始终悬着,生怕医生说出那个她最不愿听到的诊断,“婴儿摇晃综合症”。这种因外力猛烈摇晃导致的脑损伤,后果可能是永久性的,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智力与身体发育。
想到这里,她不再有任何犹豫,态度异常坚决:这绝不是简单的失误,必须起诉,要求赔偿。目前,当地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这起事件的视频在网上传开后,公众的愤怒被彻底点燃。评论区里,无数父母感同身受:“这不是在带孩子,这是在故意伤害!”“健康拿什么赔?钱能买回一个孩子完好无损的大脑吗?”
也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类似的遭遇,比如发现育儿嫂偷偷掐拧孩子,这些零散的个案汇集在一起,共同指向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育儿服务行业潜藏着巨大的信任危机。
育儿嫂本应是分担家庭压力的“神队友”,是守护孩子的“临时家人”。可现实中,一些从业者却因为情绪失控、道德缺失,成了安插在孩子身边的“隐形炸弹”,教会一个人冲奶粉、换尿布的技术容易,但要教会她敬畏生命、控制情绪,却难上加难。
当这类恶性事件发生后,我们常常听到施害者一句轻飘飘的“我下次再也不敢了”或是“我就是一时情绪没控制住”。
可问题是,对一个大脑尚未发育完全的婴儿来说,一次剧烈的摇晃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难道一句“不会再犯”,就能抹平可能伴随孩子一生的脑损伤吗。
这起事件也给所有家庭敲响了警钟:在选择育儿服务时,除了查看资质证书,更要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考察从业者的人品与情绪稳定性。
家长选择报警,选择诉讼,绝不仅仅是为了赔偿,他们是在为一个被撕碎的“信托”讨回正义,是在捍卫一个文明社会最基本的底线:对生命的敬畏,对承诺的尊重,养育一个孩子,如同栽种一棵树,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日复一日的耐心呵护。
信源:《家长曝育儿嫂大力摇晃6个月婴儿,宝宝不哭不闹事后发烧3天:很明显在泄愤》湖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