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18日深夜,陕北吴起的一户老乡家里,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摆在土炕

粉樱萌娃 2025-07-05 13:11:53

1935年10月18日深夜,陕北吴起的一户老乡家里,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摆在土炕上,毛泽东坐在一盏煤油灯下,吃了三碗,头也没抬,他对身边人说:“一年了,还是头一回吃得这么香。”外头寒风凛冽,屋里却暖得很,但没人知道,就在这碗面之后,他决定了红军接下来的路。 天刚黑的时候,一支穿着破旧军装的队伍悄悄摸进了张湾子村,打头的是个高个子,棉袄袖口磨得发亮,裤腿上还沾着泥点子,眼睛亮得吓人。 与此同时,毛主席正带着中央红军陕甘支队刚跨过甘陕边界,往吴起镇赶路。 张廷杰家窑洞门口,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警卫员低声商量借宿时,老张媳妇已经麻利地擀起了荞麦面,锅上煮着羊肉。 毛主席盘腿坐在土炕上,三碗剁荞面下肚,额头沁出层薄汗,他放下筷子说了一句:"一年了,还是头一回吃得这么香"。 然而,他说的哪是面,分明是两万五千里路上嚼过的草根树皮,是湘江血战后炊事班背了一路的行军锅,是夹金山雪地里冻成冰坨的青稞饼。 窑洞外头,西北风卷着砂石砸得窗纸,可屋里暖得让人发困,几个警卫员靠着炕沿直打盹。 可是,主席却毫无困意,眼睛盯着油灯跳动的火苗盘算大事,三天前刚在老爷山分水岭看见"赤安县苏维埃政府"的木牌时,他就知道陕北能成红军的家。 但此刻地图上标着的东北军骑兵团像把刀子,正从甘肃环县方向斜插过来,距离吴起镇不过三十里地。 炕桌上摊着张皱巴巴的报纸,那是两个月前在哈达铺邮局翻到的,他手指头点着"陕北赤匪刘志丹部五万人"的报道,突然笑出了声。 老张媳妇在灶间听见这笑声,还以为首长爱吃面高兴,炕上之人已经有了下一步计策。 刘志丹的红军能牵制十万敌军,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就在甘泉,彭德怀带着二三纵队明天就到吴起镇,三股力量拧成绳,黄土高坡就能变成革命的磨盘,把蒋介石的"围剿"碾成粉。 后半夜窑洞里人影幢幢,张闻天披着棉袄蹲在炕沿抽烟,王稼祥裹着毯子咳嗽,秦邦宪拿铅笔在膝盖上记要点。 他们商量的是明天要开的会议,得把"建立西北根据地"写进决议,毛泽东把吃面的空碗推到灯影里,碗底剩的汤汤水水映着几个人的脸。 天刚泛青的时候部队开拔了,老张媳妇发现炕席底下压着三块大洋,足够买半扇羊。 毛泽东临走前又望了眼炊烟袅袅的村子,他闻到的不是早饭香,是直罗镇即将爆发的枪炮味,是西安事变前张学良派来的密使,是十三年后站在天安门上要喊的那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历史有时候就是碗羊肉臊子面,闻着香,吃着烫,咽下去浑身是劲。 信息来源: 陕西传媒网《中央红军落脚陕北 毛主席和三碗剁荞面的故事》 共产党员网《延安岁月》

0 阅读:318

猜你喜欢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