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继续大量建造已过时的072A登陆舰? 从建造体系看,072A的模块化设计

墨香染时光 2025-07-04 23:17:09

中国为何继续大量建造已过时的072A登陆舰? 从建造体系看,072A的模块化设计使其突破了大型舰艇的生产限制。不同于071、075等需依赖大型军工厂的复杂工艺,072A的分段式建造模式可分解到具备一定规模的民营船厂。像靖江、云阳等地的民营造船企业,已具备建造万吨级船舶的能力,这种分布式生产体系在战时能迅速扩大产能,形成“军民融合”的应急生产网络。 在战术应用层面,072A的设计直指现代两栖作战的核心需求。其4800吨满载排水量可搭载10辆主战坦克或250名全副武装士兵,配合贯通式坞舱和尾部跳板设计,能直接冲滩卸载重装部队。这种“平面登陆”能力在复杂战场环境中尤为关键——当075两栖攻击舰完成首轮空中突击后,072A可快速跟进,将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直接投送到滩头,形成持续突破能力。 对比预备役滚装船,072A的战术优势更加凸显。民用滚装船虽运力庞大,但依赖港口设施和浮箱码头,在敌方火力覆盖下生存能力有限。而072A的抵滩登陆特性,可在缺乏完善码头的情况下完成重装部队投送。例如在台东外海的常态化巡航中,072A已展现出对复杂海岸线的适应性,其搭载的气垫登陆艇和直升机可灵活选择登陆点。 成本效益分析更能体现这一决策的智慧。072A的单舰造价仅为075两栖攻击舰的五分之一,却能承担第二波攻击的核心运输任务。这种“高低搭配”策略,既确保了战略投送能力的完整性,又避免了过度依赖高端装备带来的资源消耗。尤其在台海等特定战场,密集部署的072A可形成“蜂群效应”,通过数量优势分散敌方防御火力。 从战略威慑角度看,072A的持续建造释放了明确信号。近期072A编队在基隆外海的抵近行动,已迫使台军暴露其防御体系漏洞。这种“非对称威慑”策略,以较低成本实现了对敌方心理防线的持续施压。正如南海黄岩岛的机场建设,072A的部署同样在第一岛链上楔入战略支点,重塑区域力量平衡。 历史经验表明,两栖作战的胜负往往取决于第二波攻击的强度。072A的存在,正是为了确保在首轮突击后,重装部队能及时跟上并巩固滩头阵地。这种看似“过时”的装备,实则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战术基石。

0 阅读:230

评论列表

左派

左派

4
2025-07-06 05:26

四千来吨的空壳小船是四万吨平顶造价的五分之一?扯蛋!

伴花眠

伴花眠

2
2025-07-06 00:02

072a的造价能有075的五分之一?

猜你喜欢

墨香染时光

墨香染时光

阳光明媚 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