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鲜战场,一新兵正擦大炮,突然瞅见,美军阵地有顶奇怪的帐篷。他咬牙跺脚,装上炮弹,冲着帐篷来了一发!只听“砰”,一声!瞬间地动山摇,他顿时目瞪口呆:“动静这么大?” 没有打过炮的张典文瞬间被这场景吓坏了,满打满算几公斤的火药,怎么能够把山都给扬起来了,随后张典文看到了一个更吓人的地方,就在他炮弹的落点处,赫然出现了一团小型蘑菇云,火焰冲天而起,热浪从张典文的耳边吹过,还把张典文的头发给燎了起来。 这还得从1951年的朝鲜战场上说起,中美双方在三八线附近拉锯,打成了一锅滚烫却谁也吞不下的粥。 张典文是湖南临湘人,15岁的他童年记忆里净是战争的影子,这让他心里早早埋下了从军报国的念头。他硬是软磨硬泡参了军,成了志愿军47军140师419团1营机炮连的一员。 因为年纪小,连队里的老兵都把他当弟弟看,平时的工作就是擦炮管、练瞄准,再就是伺候那门宝贝似的无后坐力炮,可张典文心里憋着一股劲,眼瞅着步兵战友在前头冲锋陷阵,自己却只能在后方擦炮,急得不行。 1951年11月的某天,张典文照例擦完炮,习惯性地抄起望远镜扫对面的美军阵地。那座山头他天天看,一草一木都快刻进脑子里了。可今天,山顶上似乎多了个怪模怪样的凸起。他眯起眼仔细瞧,好像还有黑影在动。不对劲,这绝对不对劲。 他撒腿就跑去报告班长苏清义。班长过来端着望远镜瞅了半天,啥也没看见,只当是新兵蛋子眼花,说了他几句就走了,可张典文不死心,又溜回炮位继续盯梢。嘿,黑影又出现了!这下他敢肯定,对面绝对有猫腻,八成是美军新建的重要工事,不是指挥所就是弹药库。 这下,他心里可就开了锅。部队的铁律是,没有命令,谁也不准擅自开火,违纪的后果很严重。但参军几个月,炮擦得锃亮,一发实弹都没打过,现在眼看着一块肥肉在嘴边,就这么算了?他越想越不甘心,最后心一横,牙一咬:赌了! 他深吸一口气,把平时练了千百遍的动作一口气做完:架炮、测距、瞄准、装填。当他把手放在扳机上时,整个世界都静了,眼里只剩下那个小小的目标。“砰!”一声巨响,炮弹拖着尾焰,直直地扑向了对面的山头。 这一炮打出去,动静可闹大了。只见对面山顶猛地腾起一团巨大的火球,黑烟滚滚,热浪熏天。紧接着,一连串的爆炸声响彻山谷,跟过年放鞭炮似的,噼里啪啦炸个没完。张典文自己都看傻了,他就打了一发炮弹,怎么会这样。 他不知道,自己这一炮,不偏不倚,正好砸进了美军新建的弹药库。美军仗着有制空权,觉得那地方隐蔽,地形也好,根本没料到志愿军的炮能打那么准,连重兵把守都省了。谁知,这份自信,被一个15岁少年的一时冲动给炸了个粉碎。 炮声一响,机炮连的阵地也炸了锅。连长王进金和班长苏清义以为是敌人摸上来了,连滚带爬地冲出掩体,一眼就看到了炮位上呆若木鸡的张典文,和那根还在冒烟的炮管。 连长脸都气白了,冲过来劈头就是一句:“谁让你开的炮?这是要上军事法庭的!”张典文低着头,小声嘟囔:“我看到敌人了,没忍住……” 话还没说完,营教导员跑了过来,问是谁开的炮。连长赶紧上前一步,准备把责任揽下来。可教导员脸上却全是笑,摆摆手说:“这一炮,打得好哇!” 原来,团部早就通过观察哨确认了战果。张典文这一炮,端掉的正是美军一个前沿弹药库,直接让敌人那一片的火力哑了火。团长高兴得直拍大腿,当即决定:给张典文记二等功! 战友们都围上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他小子胆大包天,运气也好得没边。军队里,功是功,过是过,这两件事从来不互相抵消。立了功,也得受罚。 经过研究,上级最终给了张典文一个哭笑不得的奖惩套餐:二等功一次,禁闭15天。张典文自己也心服口服,敬了个军礼,老老实实地进了禁闭室。 这次“一炮成名”的经历,让张典文成了部队里的传奇人物。他没有骄傲,反而在训练上更下功夫了。后来在攻打420高地的战斗中,他所在的炮兵营负责火力支援。 战斗打响,美军火力网死死地压制着步兵,眼看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张典文红了眼,拼命装填炮弹,他操作的那门炮几乎成了全营最猛的火力点,硬是把美军的炮火给压了下去,为步兵迂回包抄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抗美援朝胜利后,张典文转业到地方,像无数默默无闻的英雄一样,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平凡地度过了一生。 一个心里憋着火、眼里有活儿的少年,加上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对战场的敏锐,才有了这石破天惊的一响。战场上的英雄,不总是高大全的形象,有时候,恰恰是一个不守规矩的决定,一次胆大包天的行动,反而能撬动整个战局。 不得不说,战火的淬炼褪去了张典文的冲动与浮躁,让他明白了人生的价值,最终成为了战斗英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无论哪个时代,让我们致敬英雄!
1951年,朝鲜战场,一新兵正擦大炮,突然瞅见,美军阵地有顶奇怪的帐篷。他咬牙跺
梦幻星辰绘长
2025-07-04 22:32: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