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99年,宰相谢安让侄女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但是婚后谢道韫却闷

浅酌清酒念情长 2025-07-04 19:39:20

公元399年,宰相谢安让侄女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但是婚后谢道韫却闷闷不乐。谢安问她:“这是为何?”谢道韫生气地回答:“王谢两家都的弟兄们都如此厉害,真不知道为何会有王郎这样蠢笨的人?”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顺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日后随时参与讨论、分享观点,感谢您的支持呀! 东晋时期的大世家,王谢两家简直就像今天的“名牌家庭”。谢道韫,就是谢家出来的头号才女,能吟诗作赋,辩论起来一套一套的。她的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一说出口,几百年后的书本都还在引用。别说在自家院子,就是放在那个时代,大家都要佩服她一声“有才气”。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其实是她成年后这一场“嫁错了人”的大戏。这桩婚姻,确实是当时上上下下看好的门当户对。谢安亲自操刀,挑来挑去,把她许配给了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 但这“二儿子”,看着倒是温顺老实,书法上也有点底子,实际上真说起才能,跟谢家的兄弟、王家的其他公子们比起来,那就像用秤砣量米一样,怎么看怎么不够分量。偏偏谢道韫,就是嫁了这么一位。她内心那点郁闷,其实从头到尾都藏不住。 有一回,谢道韫回娘家。大家都看出来她心事重重,谢安问起来,她直接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咱们王谢两家,这么多出挑的人物,怎么偏偏有个王郎这样的人?”这不是说气话,这是她最真心的感受。 其实放到今天,这种情况也不稀奇。家里觉得门当户对就好,但日子是自己过。再高的门第、再多的彩礼,都换不来一辈子心里踏实。说到底,谢道韫并不是觉得王凝之有多坏,只是觉得两个人不是一路人。她自己有才气,有见识,对人生有要求,结果日子一天天过成了寡淡的清汤寡水,谁受得了? 有些人,外人看来风风光光,内心的失落只有自己最清楚。谢道韫嫁进王家以后,王凝之干啥她都看不顺眼。书法写得倒也不赖,但遇上点大事,反倒是一副“神神叨叨”的样子。别说和谢家那些能文能武的兄弟们比,王家自己的弟弟们,王徽之、王献之这些人,都是清谈高手,名士风范十足。结果王凝之呢?大事小情都想着靠神仙帮忙。 历史资料里写得很清楚,后来会稽城出事,叛军孙恩大军压境,王凝之做为一城之主,居然整天闭门念道,指望神仙显灵。说实在的,这在那个讲究“人定胜天”的年代,怎么看都像是在“甩锅”。这要是谢家的男儿在,会任由一城百姓性命于不顾?说不定早就亲自披甲带兵上阵了。 谢道韫急也没用,丈夫软弱,她只能把自己的家丁、婢女组织起来,轮番操练,甚至后来真的拔刀护家,拼到最后一刻。这就是她,一个文弱女子,硬是被生活磨成了“巾帼英雄”。 所以回头想一想,这种落差其实是最难受的。不是日子有多难,是那种对丈夫、对生活的期待一次次被现实“打回原形”。王凝之笃信神明,不问世事,谢道韫偏要靠自己。说到底,不是她看不起丈夫,而是她觉得,凭咱们谢家、王家这样的家世,本不该出一个如此“无所作为”的男人。 这种感受其实很容易引起共鸣,哪个家庭里没有一个让人失望的亲戚,只是别人家不敢说,谢道韫那会儿,敢直接表达,这份坦率,放到今天也是难得的。她的那句“王郎”一语成谶,不光让家人叹气,也让后人深思。 最让人佩服的,不是她会吟诗,不是她出身名门,而是她经历了那么多变故,还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等会稽失守那天,城破人亡,王凝之和儿女全都不幸遇难。谢道韫却抱着年幼的外孙,硬是带着身边侍女拼杀到底。这可不是小说,是实打实的史书记载。后来被叛军擒住,孙恩看她年纪不小、气度不凡,居然都不敢杀她,连外孙都放了。这种场面,不服都不行。 但生活没有“主角光环”,侥幸活下来,谢道韫晚年还是寡居。她不再追求什么名声,反倒开门讲学,把所学所得一点点传给后辈。历史上讲她晚年在会稽设馆,讲经论诗,四方学子慕名而来,谁家有点见识的都愿意让孩子来听她说话。 很多人以为,风光过的女人遇到变故就会一蹶不振,可谢道韫不是。她能一边处理家事,一边写诗教书,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倔强。用现代话说,这就是典型的“自立自强”。她并没有因为家庭变故和婚姻不幸而自怨自艾,反倒成了很多人心里的榜样。 人这一辈子,靠得住的还是自己。无论命运如何推你走,关键时刻能挺住的,从来都不是出身、不是金银珠宝,更不是那张家谱上的名字,而是你的胆识、你的头脑和你的骨气。谢道韫后来的日子,说白了,就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王谢这样的豪门,为啥也有落难的时候?家族的荣光、身边的亲人,其实都是外在的依靠,真正挺过风雨的,还是那一股骨子里的倔强。她能忍能扛,也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落,这份清醒和刚强,换成谁都得佩服。 而谢道韫留下的,不光是几首诗,也不光是“咏絮才女”的名号,更是一种骨子里的气节。风风雨雨走到老,仍然有讲学传道的热情。她的“林下风气”,其实就是那种经历了大风大浪后的宁静和从容。

0 阅读:5116

评论列表

&山间

&山间

11
2025-07-05 01:20

未若柳絮因风飞

6689

6689

4
2025-07-05 06:33

事情事本身就是这样的,你要文一点的,你自己一定会发展得硬气起来的。

庸人自扰

庸人自扰

3
2025-07-05 08:32

这孙恩不知所谓,这即使有外孙,应该也40不到,你把她娶了,人气一下就起来了,更利于做大事[滑稽笑]

A陈

A陈

3
2025-07-05 08:27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正常!昔日王与马共治天下的时候,是谁造成了衣冠南渡,五胡乱华?!所以王家覆灭难道不是报应吗

A陈 回复 07-05 12:36
如果没有司马氏篡夺曹魏江山就没有五胡乱华,汉末的兵力不会让汉人被胡人任意屠杀!!

A陈 回复 07-05 12:38
中华文明不是魏晋风流!!魏晋时期死去无辜会永生永世诅咒战争!!

TOCCATA

TOCCATA

2
2025-07-05 13:36

成语天壤王郎出处在此[得瑟]

用户18xxx16

用户18xxx16

1
2025-07-05 09:05

什么狗屁,又臭又长

QQ大唐

QQ大唐

1
2025-07-05 08:46

衣冠南渡、五胡乱华主要是司马家自己内乱的结果,是西晋崩溃的根源。王谢在东晋掌权,上流社会倾向于清谈,对于北方十六国政权走马灯一样的更换,汉人大量被屠杀毫无作为。但也只能说王谢是不思进取,无力恢复北方的疆土,不能说他们要为五胡乱华负责。

zhn_wang 回复 07-05 12:26
说的对

猜你喜欢

浅酌清酒念情长

浅酌清酒念情长

浅酌清酒念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