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拍摄于1930年的夫妻照,主人公是宋子文和张乐怡。从照片看,张乐怡温婉美丽,放在现在,也是豪门想娶的女人。任谁都想象不到,她是从“山里”走出来的灰姑娘。 宋子文,1894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富庶之家,是民国时期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早年赴美求学,在哈佛大学完成经济学学业后回国,凭借过人的才华和家族的支持,迅速跻身政坛核心。1927年,年仅33岁的他已出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手握财政大权,成为当时中国政界不可忽视的名字。 张乐怡,1908年出生于江西庐山的一个寻常人家。她的父亲张谋之靠为富商修建别墅谋生,在当地颇有些名气。庐山的山水滋养了张乐怡,她身姿挺拔,肤色白皙,气质温婉,像极了山间静静绽放的花朵。虽家境平凡,她却因美貌和性情在日后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1930年拍摄的那张夫妻合照,定格了宋子文与张乐怡的幸福时光。照片中的张乐怡身着旗袍,秀发轻挽,眉眼间透着柔和的光芒。那份温婉美丽,即便放在今日,也足以让豪门子弟心动。然而,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女子,竟是从庐山深处走出来的“灰姑娘”?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1927年夏天。那年,宋子文带着随从前往庐山避暑。山间的清风和葱茏的景色让他心生愉悦,他突发奇想,要为母亲建一座别墅,于是拜访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张谋之。一天,他来到张家位于日照峰的宅邸。张谋之热情相迎,招呼全家出来招待这位贵客。当张乐怡步入客厅时,宋子文的目光不自觉地停住了。她身形高挑,着一身素雅衣裙,步伐轻盈如风拂柳枝。她的出现,仿佛给房间带来了一抹清新。 张谋之笑着介绍:“这是我女儿乐怡,今年十九,小名叫婷婷。”张乐怡微微一笑,礼貌地喊了声:“叔叔。”宋子文一愣,自己不过三十出头,竟被叫作叔叔?他低头轻笑,见她眼神澄澈如水,便也不以为意。 午饭后,宋子文与张乐怡攀谈起来。她没有半点拘谨,谈吐自然,偶尔还带点俏皮。宋子文问起庐山的风光,她便滔滔不绝地说起花径的繁花、锦绣谷的奇石。见她如此热情,他提议请她带路,游览一番。张谋之看出端倪,乐呵呵地应允了。 接下来的几天,张乐怡陪着宋子文走遍了庐山。她时而在前头轻快地迈步,时而停下来指着一株野花,笑着说:“这花开得可比城里的娇贵花好看!”宋子文跟在她身后,看着她被山风吹乱的发丝,心中生出一种久违的轻松。一次,在仙人洞前,张乐怡蹲下身,拾起一块光滑的石头递给他:“宋先生,留个念想吧。”宋子文接过石头,抬头见她笑得明媚,心头一暖。 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与她同游,山色虽美,却不及她言语间的生动。她的笑声洒在林间小路上,让人忘却俗务。”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只要一天见不到她,便觉得空落落的。可就在这时,蒋介石急电召他回广州。离别时,他站在张家门口,回头看了张乐怡一眼,她低头摆弄着衣角,似有不舍。张谋之送他下山时暗想,这位大人物怕是不会再惦记自家闺女了。 然而,宋子文并未忘怀。之后,他又两次上山,每次都直奔张家。第三次拜访时,他终于鼓起勇气,拉着张乐怡的手说:“婷婷,我每次离开你都心神不宁,我想让你永远陪在我身边,嫁给我吧!”张乐怡脸颊泛红,低声应了句“好”。1928年秋,两人在上海举办了隆重的婚礼,这段“庐山恋”一时传遍街巷。 婚后的张乐怡为宋子文生下三个女儿:宋琼颐、宋曼颐、宋瑞颐。三个名字都带“颐”字,源于宋子文早年与盛宣怀之女盛恩颐的一段未果情缘。那时他尚无功名,盛家嫌他出身不够显赫,硬生生拆散了这对恋人。虽是往事,他却用这种方式寄托旧情。张乐怡知晓后,从未计较,反而以宽容和信任守护着他们的婚姻。 她选择远离政治与商场,只安心操持家务,做宋子文的贤内助。每当他忙碌归来,她总会端上一碗热汤,轻声问候。宋子文也对她呵护备至。有一次,张乐怡偶感风寒卧床不起,他特意派人从海外运来她喜爱的山茱萸花。那日,她倚在床头,手捧花束,眼角泛着泪光,笑得比花还美。 三姐妹长大后皆出落得秀丽端庄,嫁入名门。晚年,宋子文与张乐怡膝下儿孙环绕,日子过得平静而温馨。岁月虽在张乐怡脸上刻下痕迹,她的温柔却未曾褪色。宋子文常握着她的手感慨:“有你在,我这一生已无憾。” 张乐怡用她的一生证明,平凡女子也能拥有不平凡的幸福。她与宋子文相伴数十载,家庭美满,晚年安享天伦之乐,堪称福气与美貌兼得的典范。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1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