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拒载还骗孩子取消了订单,把一个12岁的孩子扔在了暴雨里,孩子回到(家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7-03 18:04:53

“网约车司机拒载还骗孩子取消了订单,把一个12岁的孩子扔在了暴雨里,孩子回到(家)后,浑身都湿透了,淋成了‘落汤鸡’。”7月2日,天津的武先生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12岁的儿子小石和一位朋友打车回家,中途遇到了故意拒载也不主动取消行程的司机,把孩子丢在了半路无助的淋雨。 天津城区笼罩在倾盆大雨之中,十二岁的少年小石与同伴在红磡垂钓园售票处经历了一场本不该发生的遭遇。 七月二日下午四点半,两个少年通过网约车平台叫车返回梅江环宇城住处,这段仅需十分钟车程的归家路却变得异常艰难,接单司机到达后未按规定确认乘客上车状态,行车不到三分钟便以“赶下一单”为由要求少年提前结束行程。 司机要求两位少年操作取消订单,还声称已经免费载了他们一段路,暴雨如注的街头,积水漫过脚踝,两个孩子被迫在无遮蔽处下车,慌乱中甚至向司机道了谢。 深色雨幕里,浑身湿透的少年在街头颤抖着重新叫车,等待长达半小时后才搭上其他车辆返家,少年父亲武先生见到孩子浑身滴水、书包泡透的模样后,立即向平台发起投诉。 涉事的网约车平台在舆论的关注下于次日作出正式回应,经核查确认,当事司机确实存在违规取消订单行为,且在服务过程中缺乏基本关怀与安全保障。 平台依据管理规则对该司机账号实施永久封禁,并向乘客及其家属致歉,该处理决定公布后迅速引发公众对未成年人乘车安全的集中讨论。 这起事件暴露出特殊场景下的服务漏洞,暴雨天候本应触发更严格的安全预案,司机在未抵达目的地时强制未成年人下车的做法明显违背客运服务规范。 少年父亲已委托律师启动民事诉讼程序,主张司机的行为导致孩子身心健康受损。地方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也介入调查,核查司机是否存在违反当地网约车管理条例的情形。 对家庭监护人的建议同样值得重视,家长确需为未成年人预约网约车时,应指导孩子掌握基本安全常识:确认司机已通过系统接单、核对车辆牌照信息、拒绝任何中途下车的无理要求、熟练使用平台内设的一键报警功能,行程中保持通讯畅通同样重要,以便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此次封号处理并非事件终点,而是行业完善安全机制的起点。恶劣天气中的行车安全不仅考验平台的责任意识,更检验着城市服务的温度。 当孩子们仰赖的日常出行方式面临突发危机时,唯有平台方、服务者、监管部门形成合力,才能让每个雨天里的归家路都成为安心坦途。 本文信源依据,交通运输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天津市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中国气象局天气预警记录及主流媒体跟踪报道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