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太行山上,八路军司凤梧被14个日军团团包围,如果一脚踩空那就是命都没

优优谈过去 2025-07-03 12:37:13

1942年,太行山上,八路军司凤梧被14个日军团团包围,如果一脚踩空那就是命都没了,可他毫无畏惧,提枪就冲,一人干翻14个日本兵,浑身都是日军的血,这不是传说,是真人真事。   1942年9月16日,河南太行山区石板沟,八路军联络员司凤梧正在执行秘密任务,突然,草丛中冲出14名日军,黑洞洞的枪口瞬间将他团团围住。 这个24岁的辉县小伙子并没有束手就擒,他从小跟村里的拳师学洪拳,1936年还拿过县里摔跤比赛的冠军。面对敌人的包围,司凤梧冷静地观察着地形——背后就是悬崖,前方是明晃晃的刺刀。 第一个日本兵从背后扑来想要活捉他,司凤梧猛然后仰,用后脑勺撞击对方下颌,趁敌人疼痛失神的瞬间,反手一枪结果了他。紧接着又有两名日军持刺刀冲上来,司凤梧闪身踩住其中一人的脚背,对方失去平衡时扣动扳机。 整场战斗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司凤梧背靠石壁,利用地形优势逐个击破,最终将14名敌人全部歼灭。这场以一敌十四的战斗被载入《辉县市志》,成为太行山区抗战史上的经典战例。 司凤梧的本事不只是能打,1943年秋天,他在送情报途中遇到团长被日军追击,立即将首长藏进村庄,自己故意暴露行踪把200多名日军引进太行山深处。 熟悉地形的他带着敌人在峡谷里绕了三天三夜,直到日军精疲力竭准备撤退时,早已埋伏好的八路军主力突然出现,一举歼灭了这支敌军。 1949年解放辉县的战斗中,司凤梧在冲锋时被机枪扫断左腿,当时野战医院缺医少药,他只能拖着伤腿回到老家。由于伤口感染溃烂,这个铁汉子竟然让人帮他把镰刀烧红消毒,自己咬着毛巾生生划开皮肉,取出了6块碎骨头。 他的儿子司玉生后来回忆:“那把镰刀和取出的骨头,父亲一直保存着,他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这点疼痛算不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司凤梧婉拒了组织安排的工作,回乡当起了普通农民,他从不跟人提起自己的战斗经历,在村里默默种了33年地。直到1982年民政部门普查优抚对象时,这位隐姓埋名的战斗英雄才重新被发现。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时,87岁的司凤梧戴着军功章接受了央视采访,镜头前他摸着伤腿说:“当年每个八路军都是这么拼过来的,我只不过是活下来了而已。” 那场1对14的战斗发生地石板沟,如今还立着一块纪念碑,碑文上记录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战斗,一段不朽的传奇。”司凤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了什么叫做民族脊梁。 2012年,司凤梧安详离世,享年94岁,在辉县烈士陵园的英雄墙上,至今还能看见他年轻时的照片,目光坚毅,仿佛仍在守护着这片用生命保卫过的土地。 从一个练武的农村小伙,到孤胆英雄,再到默默无闻的农民,司凤梧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英雄,他们不张扬,不炫耀,只是在国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信源: 《辉县市志》(2003年版)、河南省档案馆藏《太行军区抗战战例汇编》(1987年)、李达《抗日战争中的129师》(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辉县民政局1982年《优抚对象档案》、央视《国家记忆》2019年《太行医事》、《河南日报》2005年8月15日第3版[凝视]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优优谈过去

优优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