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靠美、经济争取自主:欧盟对华“双轨策略”将长期存在】
7月2日,中欧外交
大猴观天下
2025-07-03 12:26:15
【安全靠美、经济争取自主:欧盟对华“双轨策略”将长期存在】
7月2日,中欧外交首脑举行会晤。此次会晤是第13次中欧战略对话,为7月底将举行的中欧领导人峰会铺路。该峰会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双方试图缓和近年因制裁、贸易摩擦激化的矛盾 。综合相关报道,中欧外交首脑会晤相关情况如下:
其一,合作基调与分歧并存
- 合作承诺:卡拉斯重申欧盟愿与中国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立场,强调在气候变化、经济稳定等领域的共同利益 。
- 政治前提:欧盟明确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为双边关系奠定政治基础。
- 贸易争端焦点:卡拉斯要求中方解决欧盟对华贸易逆差问题,呼吁开放市场准入。欧盟敦促中国取消对稀土元素的出口管制,此类材料对欧洲半导体、新能源产业至关重要 。
- 欧盟地缘政治施压:卡拉斯要求中国停止对俄罗斯的任何物质支持,并支持欧盟提出的无条件立即停火的倡议。欧盟还提出对中国所谓“混合威胁”(如网络攻击、经济胁迫)及人权问题的关切 。
其二,欧美对华政策差异
- 欧盟在安全领域追随美国(如批评中国援俄),但在经济层面寻求独立路径。例如,谋求解决双方的稀土合作。中国控制全球60%稀土产量,欧盟2024年进口量35%来自中国,限制措施已冲击欧洲汽车与军工供应链。
- 欧盟试图对冲美国压力:欧盟试图避免在贸易领域卷入美中全面对抗,尤其担忧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损害欧洲利益 。
其三,中欧关系的现实困境
经济依存与信任赤字并存:2024年中欧贸易额达8,570亿欧元,但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同比骤降42%,反映企业因“去风险”政策缩减布局。
乌克兰问题僵局:中国拒绝公开谴责俄罗斯,其“和平方案”因未要求俄军撤出遭欧盟质疑,成为合作障碍。
中欧7月峰会或达成有限妥协,如中方部分放宽稀土出口、欧盟暂缓对华新能源反补贴调查。但欧盟“去风险”战略将持续,通过《反胁迫工具法案》等法律工具减少对华依赖,但合作仍是必要选项。
中欧间的核心矛盾仍将长期存在:欧盟在安全上靠拢美国、经济上争取自主的对华“双轨策略”。这种矛盾将长期面临平衡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