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徐铮在拍电影《港囧》时打算找王菲来唱主题曲,可谁知王菲却说:“我的歌

二森科普 2025-07-03 11:19:41

2014年,徐铮在拍电影《港囧》时打算找王菲来唱主题曲,可谁知王菲却说:“我的歌一唱就火,要我唱也可以,要给我一首好听的歌,否则不好听的我不唱”。这让徐铮瞬间犯了难...

2014年,徐峥忙着拍《港囧》。上一部《泰囧》票房大爆,他对这部续集野心不小,想再掀热潮。电影制作顺风顺水,可到了主题曲这一环,他犯了愁。一首好歌能给电影加分,甚至成经典,他脑子里第一个蹦出的名字就是王菲。她的嗓音独一无二,人气又高,简直是完美人选。于是,徐峥信心满满地联系了她,觉得自己这提议没啥拒绝的理由。

可现实给了他一巴掌。王菲听完邀请,淡淡回了一句:“我的歌一唱就火,要我唱也可以,但得给我一首好听的歌,不好听的我不唱。”这话听着简单,可把徐峥难住了。王菲在乐坛啥地位?出了名的挑剔,对音乐要求高到不行。徐峥心里清楚,想请动她,歌的质量得过硬,不然就是白搭。

这下麻烦大了。徐峥开始找人写歌,联系了不少有名的词曲作者,拿到一堆demo。可他听完觉得都不行,有的旋律太普通,有的跟电影风格不搭,完全达不到王菲的标准。时间紧迫,他急得不行。主题曲要是搞不定,不光计划泡汤,连电影宣传都可能受影响。毕竟,一首火的歌能带动的关注度,不是随便啥都能比的。

就在这时候,徐峥想起了赵英俊。这家伙之前帮《泰囧》搞定过配乐,虽然名气不大,但才华没得说。徐峥觉得他靠谱,赶紧联系上,把这烫手山芋扔了过去。赵英俊接下任务,开始闭关写歌。他研究王菲的风格,反复琢磨她的嗓音特点,花了好几天,终于写出一首《清风徐来》。徐峥听完觉得有戏,赶紧送去给王菲。

等了几天,王菲回话了,说这歌还行,愿意唱。徐峥松了一口气,总算过了这关。2015年9月,《港囧》上映,票房冲到16亿,成了当年大赢家。《清风徐来》也火了,满大街都在哼。王菲的参与,果然给电影宣传加了不少分,赵英俊也借此崭露头角。 不过,后来有人嚼舌根,说王菲唱一首歌拿了800万,赵英俊写歌才拿多少,差距太大。可想想王菲的影响力,这价码也不算离谱。她的歌声和名气,实打实帮电影拉了流量。至于赵英俊,靠这首歌证明了自己,收入少点也不算亏。

这事儿挺有意思。王菲的高要求,不是摆谱,而是她对音乐的态度。她不随便点头,得是自己认可的东西才出手。徐峥呢,也不是光靠运气,他知道找谁能救场,关键时刻脑子转得快。这次合作,电影和音乐双赢,算得上一次经典案例。

《港囧》定位是喜剧,但也想有点情怀。王菲的嗓音,既能抓耳,又带点文艺味,跟电影的气质搭得刚刚好。而且,她的名气还能吸引更多人关注,票房压力也能减轻点。这一步棋,走得值。

再说王菲,她接这活儿也不光看钱。她唱歌这么多年,每首歌都得有她的影子,不是随便拿个曲子就能糊弄过去。《清风徐来》能让她点头,肯定有它的过人之处。赵英俊这回也算交了好运,搭上王菲这趟车,自己的路也宽了。 徐峥急着找歌,王菲挑三拣四,赵英俊埋头苦干,跟咱平时做事没啥两样。谁还没点执念和压力呢?最后结果好,皆大欢喜,也证明了坚持和眼光的重要性。

从电影角度看,《港囧》靠这首歌赚足了眼球。2015年的市场,喜剧片正火,观众就爱这种轻松又有点小感动的片子。王菲的加入,算是锦上添花,让人觉得这电影不光好笑,还有点档次。票房16亿,不是吹出来的。

当然,也有人说徐峥这招有点冒险。万一王菲不满意,歌没搞定,宣传节奏就乱了。可他偏偏赌赢了。这说明啥?做事儿得有胆量,但也得有后手。徐峥找赵英俊,就是给自己留了条路。

这故事里,没啥坏人。王菲要求高,但那是她的职业态度,没啥好挑的。徐峥着急归着急,也没干啥出格的事。赵英俊更没啥负面可说,靠实 力说话。就是三个普通人,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里努力,最后撞出火花。

说到底,这次合作是运气、才华和坚持的混搭。徐峥抓住了机会,王菲守住了底线,赵英俊拼出了结果。《港囧》和《清风徐来》能火,不是偶然。放到现在看,这事儿还是挺让人感慨的。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二森科普

二森科普

苏宇辰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