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法用科学解释!”内蒙古赤峰,女子在高考出分前做了个梦,梦见儿子的成绩是714分,于是第二天醒来就高兴的不行,没成想在查分后,儿子还真考了714分,分毫不差,简直是梦境照进了现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那几天,赤峰的小区里处处是放榜的气氛,高考刚结束,成绩尚未公布,但空气中早已弥漫着紧张和期待的情绪,小伙子的母亲,每天都在和身边人谈论考试、分数和志愿的选择,她是一位典型的中国母亲,关心儿子的学习到了细枝末节。 也许正是这种日夜操心所积累的心理压力,在无形中转化为了一种“感知力”,在成绩公布的前一晚,她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梦。 梦里,她仿佛置身于家中电脑前,和儿子一起查成绩。那一刻,网页跳转的声音、屏幕上跳出的数字、甚至身边家人的表情,都清晰得如同现实。最醒目的,是那个跳动的数字——714分。 她从梦中惊醒,天刚蒙蒙亮,梦境让她激动得久久难以平复。她第一时间告诉了儿子和家人,甚至兴奋地打电话和好友分享:我梦见他考了714分,特别清楚! 对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梦不过是内心焦虑的一种表达,也许带着些巧合的成分,而她的神情并不像是在随口说笑,而是真切相信这个数字的出现不只是偶然。 终于等到放榜那天,全家人早早起床,围在电脑前等待系统开放,每一次刷新页面,都是一场情绪的起伏,小伙子看上去比平时更紧张,或许是被母亲的梦影响了,他的内心也开始动摇:如果真的和梦里一样,那是不是冥冥之中有什么安排? 网页终于跳出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分数赫然显示:714,一瞬间,所有人愣在原地,母亲猛地捂住嘴巴,眼里泛起泪光,儿子站起来都差点失去平衡。 几秒后,全家爆发出尖叫、笑声和拥抱,情绪像堤坝决口般奔涌而出,妈妈反复点着分数核对,每一次确认都像是再梦一回。 他们不是不相信儿子的能力,714分确实是他能冲击到的高度,但这个分数恰好高出他以往模考的最好成绩十几分,不是轻易能达到的,而梦境中的数字居然与现实完全重合,这种概率,几乎令人瞠目。 这个奇妙故事传到网上后,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直呼这是“母子心灵感应”的典范,有人感慨“母爱果然伟大”,还有人半信半疑地猜测,这是不是母亲通过长期观察、感知、甚至下意识分析得出的结论? 其实,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潜意识推演”,当一个人长期专注于某个方向,尤其是对某一类数据、趋势进行反复琢磨时,大脑在潜意识层面就会形成一个“综合预估”,这种推演并非刻意计算,而是情绪、认知、经验与直觉交汇出的产物。 在这个案例中,这位母亲显然是一个对孩子成绩极为敏感的人,她可能早已在心里反复估算过考试难度、答题情况、历年分数线以及孩子平时水平,再加上母亲特有的第六感,就在某个夜晚,通过梦境的方式,呈现出了这个数字。 当然,也有人宁愿相信这是一种命运的安排,毕竟,这世上确实存在太多无法用理性解释的“偶然巧合”,而每一个有关母爱、有关家庭的温情故事,都更容易打动人心。 如果说这个故事有什么核心,它不在于714分本身,而在于一个母亲那种不间断的关注、理解与情感连结,高考对于考生而言是转折点,对于父母尤其是母亲来说,则是一场“情绪马拉松”。 很多人只看见孩子在题海里拼搏,却忽视了母亲深夜灯下翻着模拟题答案、悄悄记下各大高校招生简章的身影,她们不是专家,也不懂教育心理,但她们懂得用感情感知孩子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波动。 母亲梦见714分,并不是因为她有预测未来的“超能力”,而是她对儿子努力过程的精准洞察、对孩子心理状态的默默体会,这种感知,远胜于语言和表面行为,是一种深层的家庭共振。 也许我们不能指望每位母亲都能做出精准的梦,但这个故事却提醒我们:很多时候,父母的感受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对孩子生命轨迹最温柔的关注。 对于那位考生而言,这个714分不仅是对自己努力的最好奖赏,更是与母亲心意相通的一次奇妙共鸣,他会带着这个故事走进大学、走向未来,心中始终记得,在人生最关键的节点,有一个数字,连接着他的奋斗和母亲的心跳。 而对于更多家庭来说,这个故事也许会成为一种慰藉:哪怕未来不确定,但有爱,有理解,有信念,有那种哪怕只是梦中的“祝福”,就足以支撑孩子走过最难的时光。 (信息来源:红山晚报 2025-6-25)
“没法用科学解释!”内蒙古赤峰,女子在高考出分前做了个梦,梦见儿子的成绩是714
幽篁弄影意悠长
2025-07-02 17:23:28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