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2岁的金庸出轨23岁的林乐怡后,便提出离婚,妻子平静地说:“离婚可以,但有个条件就看你答不答应。”谁知,金庸听后,直接在未和林乐怡商量的前提下,便果断答应。
“多年的陪伴终究是败给了更为年轻的新欢,好,我同意离婚,但林乐怡不能生孩子,这辈子都不能!”
朱枚提出这个要求,让金庸一愣,金庸本以为条件会关乎到二人当时一同创建的《明报》,或者与二人共同养育的4个孩子有关,没想到,竟然都不是。
这个条件让心情紧绷的金庸松了一口气,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点点头同意了。
朱枚有些诧异,她是女人,更是一位母亲,明白孩子对于一个女人而言的重要性,可金庸答应的干脆利落,竟然都没有与林乐怡商量。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都不需要同她商量一下吗?”
金庸摇摇头,并未说什么,是他迫不及待想要与自己离婚?还是他对林乐怡的爱有限?
问题的答案,朱枚不想再继续追究,该挽留的也已经挽留过了,就让事情顺其自然地发生吧……
二人的婚姻破裂,或许在10年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1966年的一天,金庸颇有些烦闷,灵感有些枯竭,冥思苦想都不能好好创作,同一时间,金庸与妻子朱枚因为一些事情大吵一架,为了舒缓心情,金庸来到一家酒吧借酒消愁。
酒吧装修的富丽堂皇,恰好达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地步,金庸进去之后,随便找了一个地方落座,也是在酒吧中,金庸遇到了那个让他一眼万年的女子。
林乐怡惊艳的长相让金庸一见倾心,瞬间忘却了心中的烦恼,在交谈中,金庸得知了林乐怡的身世以及遭遇,心中颇有几分怜惜之意。
金庸酷爱写武侠小说,英雄配美人,是金庸小说当中的“经典戏码”,而金庸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下,将自己看作了武侠小说中那武功盖世的英雄,林乐怡的出现,倒像是落魄而又楚楚可怜的“王语嫣”。
林乐怡一眼便认出了金庸,她十分钟爱金庸笔下的武侠小说,那次见面,二人相见恨晚,颇有些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意味,只是这知己却是一位“红粉佳人”。
那次见面后,金庸再也忘不掉林乐怡,二人时常进行书信来往,直到1976年,距离二人相识已经过去了整整10个年头。
也是在这一年,金庸和林乐怡之间的恋情被朱枚得知,朱枚震惊的同时,心中更觉得可悲。
朱枚17岁时,与金庸相识,那个时候,金庸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魄“写手”,而朱枚呢,相貌好、品性佳,优越的家境,还是出国留学归来的记者。
门不当户不对,任谁都不看好这门婚事儿,可朱枚宁愿与家中亲人断绝往来,也要追求爱情,以至于二人结婚当天,朱枚家人一个未去。
朱枚欣赏金庸的才华,更希望能够陪同金庸一起创造辉煌,在朱枚的支持下,金庸创建了《明报》,至此,金庸的名气被打响,成为了人尽皆知的武侠小说作家。
而另一旁的朱枚则心甘情愿成为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带领四个孩子,金庸取得的成就,朱枚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可谁也没想到,原本恩爱、相互扶持的两个人竟然会因为一个“红粉佳人”的出现而破裂。
心灰意冷之下,朱枚同意离婚,可离婚带来的“连锁反应”打了二人一个措手不及。
金庸与朱枚的长子查传侠,是四个孩子当中,金庸最为喜爱的一个,金庸曾言:“他与我最为相似!”
不仅是长相,更有才情、以及性格,然而,金庸似乎并不了解这个长子,多愁善感的查传侠远在美国还是意外得知了母亲与父亲离婚的事情,而后竟然想不开自杀了,去世时年仅19岁。
查传侠的死讯传回时,对金庸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与悲伤瞬间将金庸淹没,无尽的懊悔袭来,可事情已然发生,覆水难收。
“爱子去世!”
金庸用简短的4字,囊括了自己五味杂陈的心情,这件事情也成为了金庸后半生的遗憾,每每想起,总忍不住泪流满面。
如今,金庸已去世7年,流传于世的不止是他那“光怪陆离”的武侠小说,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几段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