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妻子李蕙仙对梁启超说:“一切都安排好了,今晚你就和桂荃圆房吧。”梁启超拒绝道:“我和康有为是一夫一妻的倡导者,我不能纳妾。”李蕙仙白了他一眼道:康有为纳的妾还少吗?再者,桂荃不做妾,她始终是我的丫鬟。” 1903年,梁启超正处在人生巅峰,他是维新派的旗手,喊着一夫一妻的口号,想改变旧社会。可就在这一年,妻子李蕙仙却对他说:“一切都安排好了,今晚你就和桂荃圆房吧。”这事儿把他逼到了墙角——一边是自己的理想,一边是家庭的现实。梁启超会怎么选? 梁启超,1873年出生在广东新会,小时候就是个神童,书读得好,脑子转得快。1889年,他考科举,主考官李端棻看他有才,把堂妹李蕙仙嫁给了他。1891年,两人结婚,李蕙仙带着陪嫁丫鬟王来喜进了梁家。王来喜这丫头命苦,小时候没妈,爹死了被卖来卖去,十岁才到李家。梁启超看她聪明伶俐,给她改名叫王桂荃,还教她识字读书,算得上有点人情味。 李蕙仙呢,身体一直不好,生了儿子梁思成后更虚了。她是大家闺秀出身,心眼儿不坏,可身体拖后腿。她知道梁家得传宗接代,怕自己撑不住,就动了让丈夫纳妾的念头。梁启超却不干,他跟康有为一块儿推一夫一妻制,觉得自己不能言行不一。可李蕙仙心里清楚,康有为嘴上说得好听,家里妾还不是一大堆?这事儿让梁启超的理想听着有点空。 到了1903年,李蕙仙下了决心,把王桂荃推了出来。她觉得王桂荃知根知底,又忠心耿耿,是个合适的人选。她跟梁启超摊牌,说这不是纳妾,王桂荃还是她的人,就是给梁家留个后。梁启超心里肯定翻江倒海,他不想违背自己的信念,可又拗不过家庭的压力,最后点了头。王桂荃呢,没啥选择,只能接受。她没名没分,但总算有了个安身的地方。 这之后,王桂荃给梁启超生了六个孩子,加上李蕙仙的三个,一共九个。她不光生孩子,还管家务、带小孩,把梁家撑得稳稳当当。孩子们喊她“娘”,喊李蕙仙“妈”,家里倒也和气。她没啥野心,一心扑在孩子身上,梁家的日子才过得下去。 1924年,李蕙仙去世,梁启超也撑了没几年,1929年就走了。那时候,九个孩子里还有四个没成年,王桂荃咬着牙扛起了家。她四处打工,卖家当,攒钱供孩子读书。1941年,她硬是凑了400美元,把最小的梁思礼送出国留学。她没文化,可她知道读书能改变命。她的付出没白费,梁思成搞建筑,梁思永研究考古,梁思礼弄火箭,九个孩子个个有出息,梁家成了传奇。 可惜,王桂荃的好日子没持续到最后。1968年,她82岁了,因为“梁启超遗孀”的身份被折腾得不行。年纪那么大,还得干活,病了也没人管。那年冬天,她走了,死不想啥排场,就草草埋了,后来连坟都没了。1995年,梁家后人在梁启超墓边种了棵“母亲树”,算是给她一点念想。
授衔台上,一张年轻稚嫩的面庞,却肩扛中将军衔,着实令人惊叹,不禁让人感叹:时势造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