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无效时,可以开火射击!”央视报道,中国空军对外机挑衅行为,处置手段逐步升级,“可以开火射击!”短短六个字,释放信号极其强烈! 为啥现在要把 “开火射击” 摆到台面上?过去几年,外机在中国周边的动作越来越频繁。就拿 2023 年来说,美国国防部自己承认,解放军战机对美机进行了 180 多次 “危险拦截”,这个数字比过去十年加起来还多。 这些外机可不是迷路的,它们贴着中国领海线飞行,甚至故意改变高度、靠近我方巡逻机,就像有人在你家门口晃悠,还时不时推你家的门。 比如 2025 年 2 月,菲律宾的飞机三天内四次擅闯中国南沙和黄岩岛领空,有一次直接降高 920 米,差点撞上咱们的直升机。 中国空军的应对是有规矩的,不是随便就能开火。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遇到外机接近,首先是地面无线电警告,用国际通用频率喊话,告诉对方已经接近中国领空,赶紧离开。要是对方不听,就派战斗机起飞查证,在旁边跟着,看看你到底想干啥。 接着是抵近喊话,飞行员用中英文重复警告,这时候要是对方还不回头,就展示武器,比如摇摆机翼让你看看导弹,或者用压坡度、滚筒机动挡住你的去路。这些步骤都是在给对方机会,毕竟谁也不想真的动武。 可总有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就像 2025 年 6 月央视曝光的一次拦截,外机先是低空冲闯领海线,被歼 - 16 战机用压坡度逼退,结果它绕了一圈又回来。 塔台连续用中英文警告:“你已接近中国领空,请立即离开,否则后果自负!” 对方还是不理,这时候要是再不出手,国家主权就成了摆设。 所以 “开火射击” 这六个字,说白了就是最后的底线,就像你对一个闯进家里还动手的人说:“再不走,我就不客气了!” 有人可能会问,真的开火了怎么办?其实这六个字的威力不在于真的开枪,而在于让对方知道咱们说到做到。就像 2023 年解放军飞行员回怼台军:“有种开火控雷达照我!” 为啥敢这么说?因为火控雷达一打开,就相当于把枪口对准了对方,对方飞机的警报器会疯狂尖叫,这时候再往前冲,就是找死。 这种威慑效果往往比真的开火更有效,毕竟谁也不想变成第二个被击落的美军侦察机 ——1954 年美军 P2V 型飞机入侵上海,被我军直接打下来坠海,连残骸都成了铁证。 中国空军有底气说这句话,是因为咱们有足够的实力。就拿歼 - 16 来说,它能挂载霹雳 - 15 导弹,最大射程 200 公里,雷达能在老远就锁定目标。还有歼 - 20,隐身性能好,紧急升空就能逼退外机。这些装备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的盾牌。 再加上东海的高密度雷达网,能同时跟踪 300 个目标,从发现到打击形成完整链条,外机想偷偷摸摸搞事,门都没有。 有人担心这会引发冲突,其实恰恰相反。中国一直强调,军事手段不是目的,而是为了防止误判升级。就像中美 2014 年签的《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就是为了避免擦枪走火。 现在明确 “警告无效时可以开火”,其实是给挑衅者划了一条清晰的红线,让他们知道哪些事不能做。 从历史上看,中国空军从来不怕事。1965 年美军 F-4B 战机入侵海南岛,被我军击落;1967 年地空导弹部队用红旗 2 号打下 5 架 U-2 侦察机。 这些战绩不是吹出来的,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现在咱们的装备更先进了,飞行员训练更严格了,处置流程更规范了,但保卫国家的决心没变。
“警告无效时,可以开火射击!”央视报道,中国空军对外机挑衅行为,处置手段逐步升级
雨后彩虹之约
2025-07-02 14:45:23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