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余位置雕刻,可能破坏山体结构,美专家:特朗普不太可能登上“总统山”   2

飞绿说历史 2025-07-01 19:21:54

没有多余位置雕刻,可能破坏山体结构,美专家:特朗普不太可能登上“总统山”   2025年夏天美国政坛又一次被一颗“炸弹”点燃,特朗普要把自己的头像刻上总统山,而这场围绕着花岗岩雕像的政治秀,早已不再是雕不雕的问题,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缘与文化角力。   2025年1月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迅速激活了他早在2017年就提出的“总统山梦想”,这位前总统从未掩饰他对“永垂不朽”的执念,哪怕是雕像,也要占据最醒目的位置。   很快佛罗里达州共和党议员安娜·保利娜·卢娜提出法案,要求在总统山新增特朗普头像,内政部长道格·伯格姆更是火上浇油,声称总统山“还有空间”,并暗示2026年美国建国250周年时可以“搞点大动作”。   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也跳出来助阵,说愿意“亲手雕刻特朗普”,这话听上去像是玩笑,但在当下的美国政治语境里,一切荒诞都有可能成真。   可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山都愿意被刻上一个人的脸。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很快泼来一盆冷水,他们明确表示总统山是“已完成的艺术品”,根本没有技术条件再加一张脸,别看林肯的右边空空如也,但那其实是风化严重的脆弱岩层,一动就碎。   早在1989年专家就在总统山周围标记了144条裂缝,1998年还加装了地质监测系统,防止山体滑坡,新增雕像不仅难度极高,还可能引发连锁破坏。   岩土工程师保罗·尼尔森的话说得直白:“这不是雕塑问题,是山体会不会垮塌的问题。”所以从技术上讲,特朗普头像根本没地方“插队”。   但技术问题还只是开胃菜,真正让这场雕像风波搅动美国社会神经的,是总统山所处的地理与文化背景黑山,这是一块对拉科塔族原住民来说极其神圣的土地。   历史上美国政府在19世纪强占了这片土地,违反了当时与原住民签订的条约,总统山的雕刻本身就是殖民历史的象征,原住民群体一直在要求归还这片“被偷走的圣山”。   2020年特朗普访问总统山时,拉科塔族抗议者高举“归还土地”横幅,不少人被捕,如今又要在这块圣地上刻上一个被普遍视为“白人至上主义”象征的头像,等于是往火上浇油。   面对技术和文化的双重封锁,特朗普团队并没有收手,而是打起了“替代方案”的主意。   南达科他州部分共和党人提出了一个新计划,那就是在总统山附近另建一座“美国英雄国家花园”,把特朗普头像作为独立雕塑安进去,搞一个属于“保守派的纪念地”。   听上去像是折中方案,但现实依旧不买账,因为原住民团体强烈反对,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把争议从一座山搬到另一座山而已。   更重要的是国会根本没通过相关预算,而国家公园管理局也明确表态,总统山的原始构想是代表美国建国理念的四位总统,不接受任何“加塞”。   简而言之就是你想搞花园就得自己掏钱,别指望联邦政府背书。   为什么他非要“登顶”总统山?说白了这是特朗普政治遗产焦虑的外化。   他不是第一个想留名总统山的总统,但可能是最执着的一个,在2020年他甚至在拉什莫尔山前拍了张仿佛自己已经“入座”的合成照,那年独立日他还执意放烟火庆祝,哪怕专家警告这可能引发山火。   他想通过这些象征性动作,把自己和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罗斯福并列,仿佛只要“脸”刻上去,历史就无法抹去他的存在。   然而历史不是靠凿石头留下的,是靠共识、成就和时间。   这场关于一块山、一张脸的风波,其实映射出的是美国社会更深层的撕裂。   一边是保守派对“传统美国价值”的执念,认为特朗普代表了“被忽视的大多数”,另一边是多元主义、原住民权利与历史修复的呼声。   总统山成了一个象征:谁才配代表美国?谁的历史应该被铭记?在2025年这个选战激烈、社会分裂的当口,一块山都能成为政治战场,说明美国内部的矛盾已不是单靠选票可以解决的。   而特朗普的“总统山梦想”,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雕像本身的事,它是对权力、历史、记忆的争夺,是现代美国自我认同的又一场战役。   总统山不只是几张脸的集合,那是美国建国理想的象征,想刻上去的不只是石头上的脸,更是历史中的地位,而特朗普哪怕再多次拍照、再多次提案,都无法靠“自我封神”进入那段历史。   石头可以雕刻,但历史不会撒谎,特朗普的“永垂花岗岩”计划,也许注定只能留在选民的口号里,成为另一个“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政治表演。   参考资料: 没有多余位置雕刻,可能破坏山体结构,美专家:特朗普不太可能登上“总统山” 环球网2025-07-01

0 阅读:40

评论列表

用户27xxx95

用户27xxx95

1
2025-07-01 23:28

相信懂王,只要它想上,谁也拦不了,不信走着瞧。

猜你喜欢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