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抢夺中企油田后自食恶果:全国大规模停电,石油产业瘫痪。 一个国家能在三个月内,把自己从能源新星变成断电黑洞吗?还真有,那就是尼日尔。 尼日尔军政府在2025年3月突然发难,以“中国员工月薪8678美元、本地员工仅1200美元”的薪资差距为借口,驱逐了中石油、津德尔炼油厂等企业的三名中国高管,还查封了炼油厂账户、吊销执照,把石油产业强行收归国有,甚至大言不惭的威胁到:要是中企员工在5月31日前不全部撤离尼日尔,军政府将采取强硬手段驱离,包括但不限于武力威胁。 表面上看,这就是典型的劳资矛盾,但实际上,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资源掠夺! 要知道,中国企业在尼日尔的石油项目可不是小打小闹。从2003年开始,中石油累计投入超过46亿美元,在阿加德姆沙漠里建起了日产9万桶原油的油田,修了2000公里输油管道,还在津德尔盖起了尼日尔第一座现代化炼油厂。 数据显示,这个炼油厂每年能加工数百万吨原油,不仅让尼日尔从石油进口国变成出口国,还能满足国内90%的成品油需求,每年出口石油产品超过50万吨,价值13亿美元,占尼日尔GDP的10%以上,是最重要的外汇来源。 更难得的是,这些项目直接创造了数千个工作岗位,间接带动了数万人就业,不少当地人靠着中企的项目摆脱了贫困。 可军政府上台后,国内经济一团糟。为了维持国库资金充足,2024年,军政府特地从中石油借走4亿美元原油款,双方约定一年内归还清账。但万万没想到,借款根本无法救急,反而导致其外汇储备只剩下2.3个月的进口量,财政濒临崩溃。 走投无路下,他们眼红石油这块肥肉,以为把中国高管赶走、自己接管就能多捞钱。可他们哪知道,这些被赶走的中国人可不是普通员工,他们掌握着油田勘探的独家算法、炼油厂的关键参数,还有整个石油系统的管理经验。 当地工人虽然数量不少,但技术水平根本跟不上。中国专家一走,油田产量不到几天就砍了一半,津德尔炼油厂两周后彻底停工。全国加油站排起了长队,黑市油价翻了好几倍,普通人连开车都成了奢望。 炼油厂停工直接导致全国燃油短缺,而燃油是发电的重要燃料。尼日尔本来电力供应就不稳定,大部分电力来自中国援建的坎大吉水电站,但水电站也需要燃油辅助运行。燃油没了,水电站也撑不住,全国开始大面积停电。首都尼亚美一度连续72小时断电,医院没法做手术,工厂没法开工,学校没法上课,整个社会陷入混乱。 更要命的是,石油出口几乎停滞,尼日尔失去了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下来,医院、学校的基本开支也断了。物价飞涨,西非法郎大幅贬值,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这还不算完,中国一看尼日尔这么不讲道理,直接停了所有经济合作。公路、电厂这些在建项目全黄了,中国员工打包走人。其他外国投资者也被吓坏了,好几家跨国公司要么撤资,要么把项目转到别的国家。尼日尔本来就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把它列入“高风险违约国家名单”,以后想借钱都难了。 现在,尼日尔军政府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又厚着脸皮想找中国合作。可中国也不是吃素的,提出了更严格的合作条件。就算中国愿意帮忙,尼日尔恢复石油产业也得1.5到2年,这段时间里,他们在非洲能源出口市场的地位早就被其他国家取代了。 这场资源掠夺的闹剧,最终让尼日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对待外资不能只想着占便宜,没有真本事,就算抢到了资源,也守不住。
中美谈妥,以牺牲中国利益获得对美国谈判筹码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被中国惩罚了!6
【138评论】【30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