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甜瓜卖完,大爷叹了口气。 还不够孙子的一个玩具钱。 乡村的集市上,大爷的瓜摊不起眼。 没有漂亮的招牌,没有统一的包装,甜瓜带着泥土的气息,个头大小不一,就这么随意地堆在三轮车上。 来买瓜的人,大爷从不拿秤。 他用手掂一掂,用眼扫一下,就报个价。 大的五块,小的三块。 有人想再便宜点,他就顺手拿起一个磕碰了的,说这个添给你,不算钱。 这种看似随意的卖法,其实都是经验。 他知道,城里人喜欢这种原生态的感觉,而乡里乡亲更在乎人情。 一个添头,比降五毛钱,更能留住人心。 但这份生意经,算不过现实的账。 旁边水果摊的喇叭循环播放着促销价,更别说太阳底下,那些熟透了的瓜,多放半天就可能烂掉。 每一个卖不出去的瓜,都是实实在在的亏损。 等到散集,车空了,大爷把一堆零钱塞进口袋,脸上看不出是喜是忧。 别人问他今天挣了多少,他摆摆手,笑着说,就是挣个零花钱。 一句零花钱,背后是多少凌晨的采摘,多少路上的颠簸,和多少在烈日下的等待。 这不止是一个大爷的故事,这是无数小农户的缩影。 他们用最朴实的劳动,去对抗一个标准化的市场,用自己的韧性,去消化所有的不确定性。 他们守着土地,也守着一份微薄但有尊严的生计。
一车甜瓜卖完,大爷叹了口气。 还不够孙子的一个玩具钱。 乡村的集市上,大爷的
王进翠话社会
2025-07-01 02:29:12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