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年过百岁却依旧屹立于武林之巅,可以说他就是金庸武侠世界观里最长的河与最高的山,哪怕是后世武林中人提到张三丰,也称他是古今第一宗师,不过话说回来,张三丰可没能做到“一生不败”,而另一位高手却做到了。
笔者所指即是那“剑魔”独孤求败。
说来奇怪,金庸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以及《鹿鼎记》中都有提到这位传奇剑魔,但他却从未让这位高手直接在他的任何一部作品中正式登场,但金庸却把最傲人的战绩给了这位隐藏高手。
(独孤求败剧照)
不过也正因为独孤求败没有机会登场,他身上也留下了诸多谜团。
一、无敌的剑魔
一生不败到底有多难做到呢?
就拿前文提到的张三丰来说,事实上早在少年时期,他就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觉远大师随便默诵的九阳神功,他就能轻松学去,杨过指点他几招,他也能迅速掌握。
可即便如此,他在华山与潇湘子、尹克西交手时,还是吃了亏,而独孤求败则从未败过。
书中提到他生平所用的第一柄剑旁刻着“弱冠之年”的字眼,也就是说,他十几岁就开始闯荡江湖了。
试想段誉、虚竹、张无忌、杨过这些主角十几岁的时候也习得了一身神功,可他们的江湖路却还是磕磕绊绊,他们哪里能做到出道即巅峰?
然而独孤求败的墓志铭却是这么说的:“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古代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那利剑是独孤求败弱冠之前所用,就取最大值,十九岁出道,那纵横江湖三十余载,也取最大值,三十九年,即便这样,独孤求败满打满算,退隐之时也不过只有五十八岁而已。
这是什么概念?神雕五绝中的黄药师、一灯、周伯通都是年近百岁还在武林中争雄。
若独孤求败真是所谓的武痴,他有心败尽天下群雄,又怎么会在自己的鼎盛时期,也可以说是“当打之年”选择退隐?
除非只有一种解释,他是不得退隐,只因他嘴上说着“只求一败”,内心却也十分惧怕真正被人击败的那一刻到来,因此他才选择躲在山谷剑冢中。
(独孤求败、五绝剧照)
不过根据杨过的推测,独孤求败是活跃于后天龙时代的高手,这个时代真的有人能逼得独孤求败这般高手也要避其锋芒吗?
二、后天龙时代的高手
尽管金庸没将后天龙时代的故事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但根据金庸在各部作品中留下的细节,还是不难脑补出这所谓的后天龙时代也是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天龙时代的高手们多半都已退场,那虚竹和段誉又非好斗之人,他们多半不会与独孤求败争雄。
而《射雕英雄传》中提到的创出《九阴真经》的黄裳,还有与黄裳为敌的明教教主方腊,都是这个时代的绝顶高手。
再有《倚天屠龙记》中提到的与王重阳斗酒的那位僧人,他能力压王重阳,甚至轻描淡写间就创出《九阳真经》,自然也是极强的。
不过这三人都未必是独孤求败的对手,因为独孤求败在武功层面确实已经登峰造极,金庸也给出了他为何强大的解释,正是因为他的出招迅猛无比。
(风清扬剧照)
比如这段描述:“独孤九剑,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攻敌之不得不守,自己当然不用守了。创制这套剑法的独孤求败前辈,名字叫做‘求败’,他老人家毕生想求一败而不可得,这剑法施展出来,天下无敌,又何必守?”
所以他能击败这些常规的武林高手,也合情合理。
什么叫“常规的武林高手”?莫不是逼得独孤求败不得不退隐的人不是常规高手?
是的,正是如此。
不卖关子,逼得他退隐的人,正是当时的皇帝。
三、树大招风
独孤求败一个天下无敌之人,怕皇帝什么?
道理很简单。
(剑魔剧照)
就因为宋代的《刑统》中就有提到:“诸私有禁兵器者,徒一年半。”
又如《天圣令》中提到:“诸造弓箭、横刀及鞍出卖者,并依官样,各令题凿造者贯属、姓名,州县官司察其行滥。剑及漆器之属,亦题姓名。”
还有《宋会要辑稿兵》中也提到:“仁宗天圣八年三月诏曰:川陕路不得造着袴刀。”
也就是说,宋朝时,朝廷对于这些所谓的江湖人士也是有管控的,普通人是根本没法随意带着兵器招摇过市的。
像是一般的武林人士,他们没有多大的名气,也不至于惊动官府,而独孤求败不同,他是立志败尽群雄,自然早已威名远扬,朝廷也自然会注意到他的存在,甚至派人围杀他,那也说得过去。
而独孤求败也不是傻子,他只是求一败,不是求一死,这也是为何他后来在那剑冢中追求“无剑”境界的理由。
(虚竹剧照)
至于为何说虚竹也斗不过那人,也很简单,《天龙八部》末尾,萧峰死后,书中就提到一句:“镇守雁门关指挥使张将军修下捷表,快马送到汴梁,说道亲率部下将士,血战数日,力敌辽军十余万,幸陛下洪福齐天,朝中大臣指示机宜,众将士用命,格毙辽国统军元帅南院大王萧峰,杀伤辽军数千,辽主耶律洪基不逞而退。宋帝赵煦得表大喜,传旨关边,犒赏三军。”
面对大宋皇帝如此诋毁大哥萧峰,虚竹也只能隐忍,足见一个江湖人士根本没能力与朝廷对抗。
所以独孤求败会在五十多岁时退隐,也就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