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紫雪庵国宝被盗惊动元帅,老公安揭开真相:茅山道士欲娶寡妇作案

紫雪庵国宝被盗惊动元帅,老公安揭开真相:茅山道士欲娶寡妇作案......01 国宝失窃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东南岸,涌金门至

紫雪庵国宝被盗惊动元帅,老公安揭开真相:茅山道士欲娶寡妇作案......

01 国宝失窃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东南岸,涌金门至清波门之间的滨湖地带,隐藏着一座不起眼的建筑——紫雪庵。

这座古庵被高高的青砖厚墙环绕,占地不足一亩,连同前后花园与草坪,显得狭小而幽静。

庵内仅有六间屋舍,坐落在风景如画的西湖边,若非刻意寻觅,路人几乎难以察觉它的存在。

然而,33年前的1966年,这里却成为了一桩惊动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的特大案件的起点。

紫雪庵的历史已无从考究,只知其始建年代久远,民国时曾香火鼎盛,吸引过不少名流驻足。

抗日战争前夕,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与其大姐宋蔼龄曾到此一游,《民国日报》还特意刊文报道。

杭州沦陷后,汪精卫之妻陈璧君也在1942年左右来此“视察”,焚香祈福。

解放后,庵内的尼姑或还俗或故去,至1964年底,已空无一人,成了一座废弃之庵。

半年后,有关部门将其划归浙江省博物馆使用,作为修复文物的临时场所。

一批从民间搜集而来的破损古物被运入庵中,几名技艺精湛的老匠人,俗称“古玩匠”,被调来此地,慢条斯理地鉴别、整理、修补这些珍贵遗物。

1966年1月24日,农历大年初四,清晨的西湖边寒风刺骨,薄雾笼罩湖面,紫雪庵的青砖墙上挂着几许霜痕。

不到8点,几名“古玩匠”已早早来到庵门口,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

然而,负责开锁与保卫工作的博物馆干部王家伟迟迟未到,他们只得在门外跺着脚取暖,嘴里嘀咕着节后第一天上班的不适。

这一等便是半个小时,直到8点20分,王家伟才骑着一辆老旧自行车匆匆赶来。

他一边下车,一边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家里有点事耽搁了。”

随即撕开年前放假时众人共同贴上的封条,掏出钥匙开了锁,推开沉重的大门。

几名“古玩匠”踏进熟悉的工作室,却立时察觉到一丝异样。

室内原本摆放得井井有条的工作台上,工具散乱一地,书籍翻开随意堆放,几件尚未完工的文物也被人挪动了位置,显得杂乱无章。

61岁的老匠人赵仁义眉头一皱,惊呼道:“有人进来过了!”另

一名匠人徐晓荣心头一紧,急切地说:“快看文物少了没有!”

他与另一位匠人陆某快步奔向库房查看。库房内堆满了古陶器、瓷器、青铜器、织绣、文房用具等,大多是破损之物,未见被人翻动的痕迹。

屋角一个柜子,存放着尚未整理的符节玺印、绘画、书法墨迹及少量金银器,柜锁完好,封条未动,两人稍稍松了口气,心中暗道:“还好。”

然而,就在此时,工作室方向传来赵仁义急促的喊声:“不好!香筒被偷了!”

徐晓荣与陆某闻言如遭雷击,愣了一下,急忙冲回工作室,只见赵仁义与其他匠人围着一只铁柜,脸色铁青。

铁柜的锁扣已被破坏,柜门敞开,原本存放其中的珍宝不翼而飞。

那件失窃之物全名为“镂雕夔纹象牙箍金香筒”,造型为华亭式,通盖高24.9厘米,盖直径5.2厘米,座直径4.8厘米。

圆形铜柱上雕刻着夔龙纹,龙身细长,彼此勾连成精巧图案;

筒顶覆以亭式盖,上下两端刻有莲瓣纹,盖中央雕着莲托葫芦形钮,顶中穿一小孔,内连一组染骨珠丝带,直通盖内连接着一根黄金管;

筒柱下部有刻仰覆莲纹的六足白玉圈座。

使用时,金管底端的金夹夹上特制香料,香气从筒壁缓缓溢出,既能清新空气,提神养性,又有防病驱虫之效。

这件香筒乃明朝洪武年间大内工匠所制,洪武三年由明太祖朱元璋赐予武当山道士,长期存于道观之中。

清朝中期流落民间,后为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所得。

侍王兵败后,香筒下落不明,直至1962年,浙江省博物馆专家在松阳县一五保户家中发现此物,仅剩筒体与盖,黄金附件尽失。

专家视若珍宝,以800元购回,带至杭州。经北京文物专家鉴定,确认为海内外独一无二的稀世之宝,博物馆遂拨专款修复。

专家耗费两年时间,查阅海量资料,比对多件明清竹木香筒实物,绘制无数图样,最终制出木质模型,交由技艺最精的赵仁义复原。

赵仁义苦干八个月,春节前总算按图纸修复完成,一试却发现香气溢出不畅,便暂放铁柜,打算节后调整,谁料竟被窃贼得手。

此时,七八名“古玩匠”围着被撬坏的铁柜,面面相觑,嘴里不住叹息。

王家伟闻声赶来一看,惊得几乎瘫倒,好半天才缓过神,喊道:“保护现场!”

随即带着众人退出工作室,派一名中年匠人骑车前往附近工厂借电话,向公安局报案并通知博物馆领导。

杭州市公安局接到报案,迅速派出刑警赶赴紫雪庵勘查。

刑警们在工作室忙碌许久,认定案犯是昨夜潜入作案,因地板上留有几枚模糊的泥脚印,而昨日白天下过雨,外面泥泞,案犯显然踩泥带入。

至于铁柜锁扣,并非撬开,而是被利器砍断。

工作室内存有一柄战国墓出土的古剑,锋利无比,能削铁如泥,堪称一宝。

案犯可能未带趁手工具,临时起意,取剑在手,一击斩断锁扣,盗走香筒。

古剑虽珍贵,案犯却未带走,估计是嫌携带不便。

案犯如何进入紫雪庵?

刑警询问王家伟等人,得知开门时门锁与封条均完好,排除从正门进入的可能。

紫雪庵无后门,唯一途径便是越墙而入。刑警绕着三米高的庵墙细细查看,墙面覆满枯萎苔衣,地面潮泥上虽有多种脚印,但明显不是新鲜痕迹。

越墙方式无非三种:架梯、挂绳或徒手攀爬。

挂绳因墙头平滑无法固定而被排除,其余两种方式必会在苔衣上留下痕迹。然而,刑警检查近两小时,苔衣竟完好无损。

带队的副处长困惑不已,案犯究竟如何潜入?

随即征用一间工作室,召开临时案情分析会。

会上,有人提出既然墙面无迹,排除越墙可能,案犯或从大门进入,门锁完好与用古剑斩锁或许暗示内盗。

此观点一出,众人多表赞同,讨论焦点转向嫌疑人锁定。

紫雪庵内共10人:8名“古玩匠”如赵仁义,保卫干部王家伟,以及杂务工秦某。

王家伟掌管钥匙,封条由他制作,且素以准时著称,今日却罕见迟到20分钟,是否故意为之以证明门锁无损?

疑点自然集中于他。副处长决定先与其谈话,观察反应,再定下一步计划。

王家伟被请至临时办公室,谈话尚未开始,庵门外传来汽车引擎声——浙江省公安厅派来的两名刑侦专家赶到。

因案件重大,市局已向省厅汇报,省厅领导担心市局技术不足,特派专家协助。

副处长只得暂停谈话,向专家介绍情况。

痕迹专家任大炯听罢,沉思片刻,问道:“墙头上面没勘查过?”

副处长答道:“墙高三米,案犯若是越墙而入,墙面上会留下痕迹的,现在墙面上没留下痕迹,墙又高,我们勘查不便,也就不查了。”

任大炯起身道:“我去看看。”

他绕着庵墙缓步查看,返回门口后提出调一辆消防车,需用云梯勘查墙头。

副处长虽觉多余,仍同意请求。不久,一辆红色消防车呼啸而至。任大炯登上云梯,让司机将梯子置于墙头上方,缓缓绕庵移动。

至右侧拐角处,他突然喊道:“停车!”

另一位专家与副处长迅速登梯查看,只见拐角处墙头枯苔衣上赫然有一掌状压痕,显然有人以手撑过。

拍照取样后,经比对分析,确认墙头压痕与工作室铁柜、古剑柄上的痕迹一致,均为一戴棉纱手套的成年男子手掌所留。

刑警模拟测试,推断窃贼在庵墙前一跃而起,足底离地至少2米,单手搭墙借力,凌空跃入;得手后爬上庵内一棵距墙3米的树,从高处跳至外侧地面。

勘查树木,果然发现攀爬痕迹,并在树洞中找到一副作案后丢弃的棉纱手套。

至此,案情明朗,此案确系外贼所为,王家伟疑点被排除。

然而,能原地跃起2米,从5米高树轻松跳下,落地稳如磐石,这样的身手,刑警闻所未闻。

杭州市公安局与浙江省公安厅刑侦部门联合成立“1.24专案侦查组”,一面以手套为线索展开追查,一面印制《协查通报》,发往全国各省博物馆、文物商店及口岸海关,追查失窃香筒,缉拿罪犯。

02 飞贼现身

1966年1月24日,杭州紫雪庵国宝失窃的当天下午,距杭州180公里的上海已悄然迎来了那位神秘的窃贼。

上海市广东路东端,有一家被美国《洛杉矶时报》誉为“东方最大文物商店”的百年老店——上海文物商店。

店门口的大理石商标上镶嵌着清朝光绪年间的古铜彩天鸡尊图案,外国人因此称它为“天鸡商店”。店内柜台琳琅满目,玉器、首饰、古玩陈列有序,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目光。

当日下午1时许,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瘦高个男子走进了店堂。

他身着蓝卡其布中山装,身形挺拔却略显单薄,眼神游移,步伐不急不缓。

他先在出售玉器首饰的柜台前徘徊良久,仔细端详各类工艺品的标价牌,又驻足观看一名英国游客购买一块清朝嘉庆年间白玉山子牌的全过程,似乎对交易流程颇为关注。

最终,他踱步来到文物收购处,停下脚步,环顾四周后,低声询问收购文物的具体办法。

接待他的是一位刚从工艺美术学校毕业不久的年轻人,热情地解答了相关问题,随后问道是否有什么文物准备交售。

瘦高个微微点头,扭头扫视了一下周围,压低声音道:“我有一件举世无双的文物想交售给国家,那是一个象牙镶金香筒,上面刻有朱元璋的亲笔御书。”

年轻人闻言,眼睛一亮,兴奋地追问:“东西在哪里?”

瘦高个轻描淡写道:“我是外地人,东西已经带到上海来了,在亲戚家里。小师傅,你也知道这是一件稀世珍宝,我怎能轻易带来?”

年轻人连忙说:“我们可以上门看货,当场议价。请你留下地址,约个时间。”

瘦高个点点头,看了看年轻人,又摇了摇头。年轻人猜出他的顾虑,笑着补充道:“当然,看货时我的师傅会亲自出马。他是文物专家、老技师,绝对识货,请你放心!”

瘦高个沉吟片刻,开口道:“好吧,明天上午9点,我在城隍庙茶馆等你们!”

“一言为定!”年轻人爽快应下。

当时,浙江方面的《协查通知》尚未传来,文物商店尚不知杭州发生了特大盗窃案。

瘦高个离去后,年轻人立即向师傅朱聪声汇报。

朱聪声一听,神色一变,惊讶道:“象牙香筒?有朱元璋的亲笔御书?难道是那个文物界一直在传说的’镂雕夔纹象牙箍金香筒’?那可真是稀世珍宝了!不过,我听说前几年在浙江被发现了……那人是浙江来的?”

年轻人答道:“他没说从哪里来,光说是外地来的。不过说的普通话里带有江浙口音。”

朱聪声思索着说:“明天我们去看看货再说,如果真是那个香筒,买下后再转售给博物馆。我们得准备一笔钱,那宝贝没几万元拿不下来的,我去向总经理汇报。”

朱聪声走进总经理办公室,却发现总经理正要找他。

原来,浙江警方在未及正式发《协查通知》的情况下,已通过电话与南京、上海警方沟通,简要介绍了案情,请求对文物收购部门进行布控。

上海市公安局经文保处随即电话通知上海文物商店、上海友谊商店等单位。文物商店总经理接到通知,正准备向朱聪声布置任务,恰好朱聪声前来汇报。

总经理听罢,立即拨通公安局电话报告情况。

上海市公安局经文保处当即派员赶往文物商店,详细了解瘦高个的外貌特征与言行后,处领导研究决定:次日派侦察员化装成文物商店技师前往城隍庙,待瘦高个拿出赃物后当场逮捕,务求人赃俱获。

侦察员与商店领导会商,制定方案:由一名五十来岁的老侦察员忻某化装成文物技师,与朱聪声的徒弟一同前往城隍庙,诱使瘦高个上钩后实施抓捕。

总经理召来年轻人,交代任务并嘱其保密。

年轻人见有机会体验侦察员生活,兴奋得一夜未眠。

次日清晨,侦察员忻某化装成文物技师,与年轻人准时前往老城隍庙。

警方将时间掐得极准,两人步入茶馆时,外面广播喇叭刚好传来9点的报时声“嘟、嘟、嘟”。与此同时,十几个化装成游人的侦察员也进入各自岗位,封锁茶馆进出通道,只待忻某发出信号便一拥而上。

忻某招呼服务员泡了一壶庐山云雾茶,茶刚送上桌,只见瘦高个出现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朱聪声的徒弟连忙起身招手道:“在这里!”

瘦高个走近,忻某定睛一看,见他两手空空,衣兜裤袋瘪瘪的,心中微怔,暗想这人留了一手,暂时不能动手。他不动声色,待瘦高个坐下后,年轻人斟了一杯茶,介绍道:“这是我的师傅,姓朱,他是我们店里最老的技师,也是国内有名的文物专家。”

瘦高个打量着“朱技师”,点头道:“老师傅,你好!”

忻某微笑颔首,轻声道:“听说你手头有一个象牙香筒,准备向本店交售,领导很重视,让我来看看货。你大概也知道,我们这一行的规矩是先看货,再议价。你尽管放心。只要货真,我们一定付给你实在的价值,决不会讹你的。”

瘦高个接话道:“这个香筒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现在父亲因手头拮据,让我交售给国家。实不相瞒,俗话说‘货比三家不吃亏’,我已经跑过南京、苏州,经文物商店师傅鉴定,认为货是不成问题的,也开了价钱,我怕卖贱了,所以来上海看看。”

忻某为了稳住他,附和道:“不错!不错!”

瘦高个从衣兜里掏出一包“飞马”香烟,请忻某两人抽。两人皆不抽烟,摆手谢绝,他便自顾自叼上一支,取出火柴盒,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于是,他站起身道:“请朱师傅稍待,我去买火柴。”

小卖部就在茶馆隔壁,瘦高个很快去而复返,但回来后神色有些异样,显得心神不宁,话语骤减,回答“朱技师”关于香筒的问题时也支支吾吾。

一支烟抽了大半,他忽然开口道:“我还有事,这会儿要去见个人,这样吧,下午我把香筒送到你们店里来,你们等我。”

不等忻某表态,他起身点点头便走。忻某无法阻拦,迅速向茶馆门口的侦察员发出“跟踪”的暗号。

两名化装成游客的侦察员紧跟瘦高个走出城隍庙,但此人步伐越发迅疾,宛如武术中的轻身术一般,两名侦察员虽是退伍军人,仍难以跟上。

情急之下,其中一人拦下一辆三轮车,跳上去急催车夫:“快往前踏!”

车夫猛踩一气,总算在后面10米处咬住目标。

然而,瘦高个似有所觉,猛地转弯钻入一条弄堂。

侦察员大惊,喝停三轮车正欲追入,却被车夫拉住讨要车费。待付清费用冲进弄堂,瘦高个早已从另一出口消失得无影无踪。

警方精心设计的“人赃俱获”计划,就此落空。

事后得知,瘦高个起疑的原因是去买火柴时,发现有两个“游人”尾随而至,却未购买任何东西。

他心生警觉,做贼心虚,决定立即撤离现场。上海市公安局经文保处获悉脱梢消息后,迅速上报局领导。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黄赤波拍案而起,怒斥道:“两个警察还盯不住一个贼?真是吃素的!”

黄赤波下令全市范围内抽调警力,务必将瘦高个缉拿归案。

当日下午5时许,普陀公安分局报告:在普陀区潭子湾发现一名外地借宿者,其来沪时间、年龄、外形与市局要求查缉的对象相符,为防打草惊蛇,未予询问,请求指示。

市局值班领导当即下令,调派经文保处侦察员忻某等6人,急赴潭子湾调查。

两辆三轮摩托车载着侦察员飞驰至普陀区潭子湾,与派出所户籍警会合后,前往第五里委会了解情况。

治保委员介绍,接纳嫌疑人住宿的户主姓胡,系港区装卸工。

据邻居反映,嫌疑人于昨日上午10时许来到胡家,身高瘦削,约不到30岁,操一口不甚标准的普通话,穿八成新的藏青色卡其布中山装。

侦察员为首的龚科长问:“那人现在还在胡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