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终于低下高昂的头颅向中方求放过,5月,印度驻华大使向中国商务部递交申请,想让

情感励志故事 2025-05-26 12:08:04

印度终于低下高昂的头颅向中方求放过,5月,印度驻华大使向中国商务部递交申请,想让中国松松口多卖点金属锗给他们。 这事儿在国际上也算个不大不小的动静,毕竟印度平时在国际舞台上那股子“不结盟”的派头,这会儿突然低头求人,背后肯定有不少弯弯绕绕。 要说这锗到底是个啥宝贝,能让印度这么着急上火,简单来说,这玩意儿就是半导体产业的“粮食”,手机、电脑、光纤通信这些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它,就连军工领域的红外夜视仪、导弹制导系统也得靠锗来撑场子。 中国手里攥着全球60%的锗矿,还掌握着90%的提纯加工技术,妥妥的全球锗产业链“老大”,印度自己呢,既没有锗矿,也没有像样的提纯技术,90%以上的锗都得从外国进口,这就相当于把自己的脖子套在了别人的手里。 印度这次着急申请,跟他们自己的“印度制造”计划脱不了干系,莫迪政府这些年一门心思要发展半导体产业,想在芯片领域搞出点名堂,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本来他们还能从阿联酋、非洲这些地方倒腾点锗回来,虽然价格高了点,但勉强还能应付,可随着塔塔集团这些企业开始量产车规级芯片,对锗的需求量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要求纯度极高。 那些中间商倒腾来的锗根本达不到标准,企业急得团团转,只能高价从欧洲二手市场抢货,结果花了冤枉钱还解决不了问题。 这时候印度才想起来,中国早在2023年就对锗实施了出口管制,当时印度可能觉得自己还有库存,再加上欧洲市场还能接点货,就没把这事儿当回事。 可两年过去了,库存消耗得差不多了,欧洲自己的锗都不够用,哪还有多余的给印度?印度这才如梦初醒,赶紧派人来中国求情。 不过印度这次低头,也不全是因为产业需求,这些年印度在国际上一直想“左右逢源”,一边跟美国走得近,配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一边又不想彻底得罪中国,毕竟中国手里握着他们需要的关键资源。 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在锗的问题上彻底暴露了,他们心里清楚,要是真的把中国惹毛了,断了锗的供应,印度的半导体产业可能直接就瘫痪了。 中国这边呢,对锗的出口管制可不是随便拍拍脑袋决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锗属于军民两用物资,出口必须经过严格审批。 中国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防止关键技术和材料被用于损害中国利益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在国际博弈中掌握主动权,毕竟在半导体领域,谁掌握了原材料,谁就有话语权。 印度这次申请,说白了就是“现实打脸”,他们之前总觉得自己能在国际上“长袖善舞”,可真正到了关键时刻,才发现自己在关键资源上根本没有议价能力。 而且,印度国内的官僚主义也拖了后腿,明明早就有媒体警告过锗供应可能成为半导体发展的障碍,可政府就是不重视,直到生产线停工了才着急忙慌地来求人。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会不会答应印度的请求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性不大,一来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是长期的,不会因为某个国家的请求就轻易改变,二来印度在配合美国打压中国的同时,又想从中国获取资源,这种“又当又立”的做法,中国肯定不会买账。 再说了,中国自己的半导体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对锗的需求也在增加,没必要为了印度牺牲自己的利益。 印度这次的遭遇,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在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链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光靠“买买买”是成不了科技强国的,只有把基础材料、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印度要是真的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就得下狠心在锗的开采和提纯技术上加大投入,可这事儿短期内根本看不到成效。 看来,印度这次是真的尝到了“卡脖子”的滋味,能不能挺过去,就得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0 阅读:79
情感励志故事

情感励志故事

情感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