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马伊琍、袁泉、吴越:颜值与演技,到底该咋看? 最近追《玫瑰之战》,发现弹幕里总有人对着马伊琍的镜头吐槽:“这颜值咋跟袁泉比啊?”“吴越没她俩好看,可演技是真牛!” 忍不住想跟大伙儿唠唠:女演员的长相和演技,到底该咋评判? 一、先说颜值这事儿:马伊琍真的 “不够看”? 1. 马伊琍的 “真实感” 长相 矮个子的气场逆袭:164cm 的身高在娱乐圈不算出众,可她演《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踩着平底鞋在商场撕小三那场戏,气场能碾压 180cm 的模特; 抗老的 “骨相脸”:46 岁的她笑起来有眼角纹,可下颌线比很多 20 + 小花还清晰。化妆师透露:“她从不刻意遮皱纹,说这是岁月的礼物。” 2. 袁泉的 “赫本式高级感” 五官会 “讲故事”:眼窝微凹、嘴唇偏薄,演《中国医生》里的张竞予主任,一个眼神就能让人相信 “她能扛住任何重压”; 气质的 “疏离感”:走红毯时永远脊背挺直,跟娱乐圈的 “热闹感” 保持距离,网友说她 “像从文艺复兴油画里走出来的”。 3. 吴越的 “无攻击性长相” 丢在人群里认不出:单眼皮、小圆脸,演《扫黑风暴》里的贺芸,出场时没人想到这是隐藏大 boss; 演技让颜值发光:演《我的前半生》凌玲,靠皱眉、捏衣角等小动作,把 “温柔刀” 式小三演得让观众想砸电视,这就是 “演技滤镜”。 二、演技比颜值更 “抗老”:吴越的逆袭之路 1. 拿奖拿到 “手软” 的实力 白玉兰最佳女配:凭《我的前半生》凌玲一角,打败流量小花; 金鸡奖最佳女主提名:在《少年的你》里演警察,眼神从怀疑到痛心的转变,被影评人称为 “教科书级表演”; 话剧舞台的 “扫地僧”:每年推掉一半影视剧,坚持演话剧《简・爱》,圈内人说:“看吴越演戏,才知道什么叫‘台词能穿透灵魂’。” 2. 颜值焦虑?她早 “和解” 了 拒绝医美传闻:面对 “为啥不打针” 的疑问,她笑答:“我演的是生活里的人,不是瓷娃娃”; 穿搭的 “去性别化”:走红毯常穿 oversize 西装,把 “女性魅力” 藏在角色里,而不是裙子和高跟鞋里。 三、观众审美在变:从 “看脸” 到 “看灵魂” 1. 数据里的真相 90 后观众调研:超 60% 的人表示 “更爱看演技好的演员”,颜值反而是 “加分项”; 影视剧评分对比:《长安十二时辰》里热依扎凭 “李必” 母亲一角封神,网友说:“满脸伤痕比浓妆艳抹更震撼”; 短视频平台趋势:吴越的 “凌玲黑化片段” 播放量超 10 亿,比很多流量明星的红毯视频高 3 倍。 2. 娱乐圈的 “去颜值化” 信号 正午阳光选角标准:孔笙导演说:“我们挑演员,先看试戏能不能让我起鸡皮疙瘩”; 国际影后的共性:张曼玉、巩俐、梅丽尔・斯特里普,年轻时都不是 “第一眼美女”,却靠演技成了 “永恒的神”; 00 后追星观:饭圈流行 “演技粉”,TFBOYS 粉丝会定期剪辑易烊千玺《少年的你》哭戏片段,播放量破百万。 四、网友锐评:颜值是门槛,演技是台阶 清醒派:“马伊琍演的罗子君离婚后变美那场戏,靠的不是妆容,是眼神里的狠劲,这才叫演技。” 扎心派:“袁泉演《小鱼儿与花无缺》时被骂‘丑’,现在再看,她的气质秒杀一票网红脸。” 现实派:“吴越要是没演技,早被娱乐圈淘汰了。长得普通却能红 20 年,靠的是真本事。” 幽默派:“建议内娱把‘颜值即正义’改成‘演技即底气’,不然哪天塌房了,连个洗白的作品都没有。” 五、给年轻演员的启示:比变美更重要的事 1. 颜值管理≠过度医美 马伊琍的保养秘诀:每周 4 次普拉提,饮食少油少糖,“身材管理是职业素养,但没必要动刀子”; 袁泉的护肤哲学:能用化妆表达角色,就不用医美改变骨相,“演员的脸要能演 18 岁,也能演 80 岁”。 2. 演技才是 “铁饭碗” 吴越的自我提醒:每次拍戏前写 5000 字人物小传,“凌玲为什么当小三?她的原生家庭怎样?想不通这些,演出来就是浮在表面”; 行业残酷真相:统计显示,娱乐圈每年新出道艺人超 2000 人,能靠颜值红过 5 年的不到 5%,而靠演技红 10 年以上的占 30%。 3. 观众需要 “有瑕疵的真实” 马伊琍的皱纹:演《找到你》里的保姆,故意不遮法令纹,“这个角色每天要抱孩子、做家务,皮肤状态就得像被生活磨过”; 袁泉的驼背:在《流金岁月》里演职场女强人流露出疲惫感,“女强人不是机器人,她也会累,会有佝偻着背的时候”。
聊马伊琍、袁泉、吴越:颜值与演技,到底该咋看? 最近追《玫瑰之战》,发现弹幕里
青春如歌梦影
2025-05-26 10:23:28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