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印度除了极少数高知人士,其他包括印度高层精英,下至普通

叨客世界吖 2025-05-25 21:23:06

其实我们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印度除了极少数高知人士,其他包括印度高层精英,下至普通的国民大众,打心眼里是瞧不起中国,并对中国具有心理优势的。

咱中国人一提印度,好多人第一反应都是“那地儿神神秘秘的,看着挺乱乎”。可您知道不?在印度那边,上至政府高官、大学教授,下到街头卖奶茶的大爷、田里干活的老百姓,大多数人打心眼里压根没把中国当回事。

您可能觉得奇怪,咱中国现在GDP世界第二,高铁能跑三百公里,基建队能在沙漠里修桥,军工导弹能打老远,芯片和互联网也不差,咋印度人就瞧不上咱呢?这事啊,得慢慢掰扯。

首先,印度人打小就活在自己的“历史光环”里。您想啊,人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恒河边上的文明史能追溯到公元前,孔雀王朝当年统一大半个南亚,莫卧儿帝国那会儿建筑、文化也兴盛得很。

后来英国殖民时期,整个英属印度地盘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人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南亚老大哥”,独立后又当上不结盟运动的牵头人,在第三世界国家里说话有分量,这股子“祖上阔过”的优越感早就刻进骨子里了。

您跟印度人聊历史,他能跟您说“我们的文明比中国早”,“当年英国佬都靠我们管事儿”,反正潜意识里就觉得自己地位该比中国高。

再说语言这事儿,印度虽然方言多如牛毛,但精英阶层个个把英语说得倍儿溜,政府文件、媒体报道、高等教育全用英语。

您看他们跟美国人、英国人聊天,那口语流畅度,比咱好多中国人强多了,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天然跟西方“同文同种”,属于“文明世界的一份子”,而中国用汉语,在他们眼里就是“非西方阵营”,多多少少带点“异样眼光”。

就好比印度官员去联合国开会,英文发言咔咔的,回头看中国代表用中文发言,心里就觉得“我们更国际化,中国嘛,还是有点‘土’”。

还有经济和社会层面的自我安慰。这些年印度GDP增速也不慢,尤其是IT产业,班加罗尔的软件工程师满世界跑,硅谷里印度裔高管一大堆,什么谷歌、微软都有他们的人。

再加上宝莱坞每年拍上千部电影,歌舞片传到中东、非洲,连欧洲都能看到,印度人就觉得自己的“软实力”特别牛,动不动就说“我们的电影文化影响全世界,中国电影除了功夫片还有啥?”。

另外,印度精英老爱拿“民主制度”说事,觉得自己有选举、有自由媒体,哪怕国内贫富差距大得离谱,种姓制度还卡着脖子,也觉得“我们的制度更先进,中国的发展模式没我们‘自由’”。这种意识形态上的优越感,让他们打心底里瞧不上咱的发展道路。

还有个关键因素,印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那叫一个“偏科”。您打开印度主流报纸,关于中国的新闻,十有八九是“中国工厂污染严重”“中国城市人口太挤”“中国产品质量差”,偶尔提到中国的成就,也得加一句“但他们牺牲了环境和自由”。

老百姓天天看这些,哪儿知道中国现在啥样啊?好多印度人以为中国跟他们一样,马路上牛和汽车一块儿跑,农村里没厕所,城市里高楼底下全是贫民窟。

前两年有个印度游客来上海,看到陆家嘴的高楼和干净的街道,回去跟亲戚朋友说“这肯定是专门给外国人看的面子工程”,您瞧瞧,这偏见有多深。

最逗的是,印度人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

您跟他们说中国现在有5G基站超过全球一半,移动支付普及率90%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六成,他们能一脸震惊地问“真的假的?你们不是连芯片都造不出来吗?”在他们心里,中国还是那个靠低价劳动力生产小商品的国家,根本不知道咱们早就从“世界工厂”往“创新大国”转了。

这种信息茧房让他们活在自己的想象里,越不知道就越觉得“印度啥都比中国强”,反正“我们有英语优势、民主制度、IT产业,中国再发展,也就是个‘制造业大国’,比不上我们的‘高端软实力’”。

说白了,印度人的这种心理优势,其实是历史自豪感、语言便利、媒体误导和自我认知偏差攒一块儿的结果。

咱中国人也别觉得生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迷之自信”,印度这事儿啊,就跟咱看有些小国总觉得自己“天下第一”似的,都是认知局限闹的。

等啥时候印度人真正来中国走一走,看看深圳的科技园区、成都的繁华商圈、杭州的数字经济,说不定这心态就慢慢变了。但现在呢,人家还在自己的“优越感”里待得挺舒服,咱也就当多了解个世界多样性呗。

0 阅读:181

评论列表

夜刃语风

夜刃语风

4
2025-05-25 23:01

别掰扯这个蛆虫之国了行不。

海皇

海皇

2
2025-05-25 23:08

唐僧都要去三哥家取经!不得不优越

猜你喜欢

叨客世界吖

叨客世界吖

叨客世界吖,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