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58年,王范被连降十级,愤恨之下,向中央写下217个字的绝命书,不久后吞枪自尽,信上写道:“我尽了最后的努力,洒尽最后的热血,以一死为党尽忠!” 1967年1月12日深夜的南京城北,62岁的江苏省体委主任王范在绝命书末尾签下名字后,用佩枪对准太阳穴。这位曾保卫主席进驻北平的"红色包打听",以最刚烈的方式为41年革命生涯画上句号。 217字的遗书字字泣血:"我跟党走了41年,问心无愧......现在通行着一条极端错误的路线,被坏人利用。我尽到最后的努力,洒尽最后的热血为党尽忠。" 这个悲剧的伏笔早在九年前就已埋下,1958年上海市委会议室内,时任上海市检察长的王范因坚持"捕人要少,打击要准"的法治原则,被扣上"右倾保守"的帽子。 三天后,这位正厅级干部收到调令:连降十级任七一公社工业部副部长,主席得知后拍案而起:"简直是胡闹!这个案子我要亲自查。" 从江苏如东佃农之子到革命功臣,王范的人生堪称传奇,1926年加入中共后,他在如皋组织农民暴动击毙恶霸吴省吾,缴获枪支建立武装。 1930年潜入上海英租界当巡捕期间,他三次秘密传递情报助中央特科铲除叛徒,被陈赓赞为"红色包打听"。1932年因叛徒出卖入狱,老虎凳、辣椒水未能撬开他的嘴,典狱长惊叹:"承受酷刑五年不招,真铁骨!" 延安时期是王范人生的高光时刻,他率保卫处破获日谍案38起,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现场贴身护卫毛主席,被西北局评为"锄奸模范"。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他驾驶首辆吉普车为中央领导开道,沿途排除三处爆炸物隐患,上海解放后,他主导侦破"反共救国军"案,将戴笠嫡系刘金德等76名特务一网打尽。 转折发生在1958年的政治风暴中,时任上海检察长王范推行"清案二十八条",强调"可捕可不捕的坚决不捕",这与当时激进政策形成冲突。 尽管主席亲自干预将其调任闵行区长,但1966年文革爆发后,他因巡捕房工作经历被诬为"国民党特务",南京体育学院造反派连续47天批斗,将其肋骨打断两根,所有工作笔记被焚毁。 王范之死引发中央震动,1978年4月江苏省委追悼会上,悼词仍保留"犯过严重政治错误"字样,直至1983年才彻底平反,如今江苏省档案馆仍保存着关键物证:1958年降级令原件用毛笔写着"即日赴任",1967年遗书血迹旁有泪痕晕染,1983年平反文件盖着鲜红国徽章。 从黄海之滨的农家少年到共和国首任省级检察长,从延安锄奸英雄到文革被迫害者,王范用生命丈量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曲折历程,他生前最爱的《共产党宣言》扉页上,钢笔字依然清晰:"法治是革命的铠甲,不是权力的镣铐。"这句话穿越六十年风雨,仍在叩击时代。 (整合信源包括《南方人物周刊》专题报道、江苏省档案馆解密文件、《王范同志纪念集》及南京党史办口述史料)
建国初,甚至有部分将帅手握几十万兵力,为何没一人敢拥兵自重?“老彭,你看这中
【3评论】【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