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我国为啥一直没援助俄罗斯,看朝鲜如今处境就明白了,当时俄乌打的火热时,朝

吴能力聊意 2025-05-24 20:20:33

终于明白我国为啥一直没援助俄罗斯,看朝鲜如今处境就明白了,当时俄乌打的火热时,朝鲜差没把家底搬空来支援俄罗斯,结果现在美俄谈判上了,朝鲜的处境可谓尴尬无比!

俄乌战争爆发后,国际社会迅速形成阵营分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几乎在第一时间全面倒向乌克兰,不仅提供海量军事援助,还通过政治孤立、经济制裁等手段对俄罗斯施压。

这种局面下,朝鲜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径——倾其所有支持俄罗斯,结果却陷入了始料未及的困境。

朝鲜的援助力度堪称“孤注一掷”。自2022年战争爆发后,朝鲜不仅向俄罗斯输送了大量苏式武器弹药(如M1991型240毫米火箭炮、KN-23短程弹道导弹),还直接派遣约1.2万名精锐部队参战,甚至将本国军工产能的60%用于支持俄军战场消耗。

这种“血盟”式的支持,短期内确实缓解了俄罗斯的弹药危机,但也让朝鲜彻底绑定了俄罗斯的战局。

然而,国际局势的变化远超预期。随着美俄2025年初在沙特开启秘密谈判,朝鲜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被动。美俄会谈不仅绕过了乌克兰,更将朝鲜这个“关键参战方”排除在外。

谈判达成的四点共识中,既未提及朝鲜的贡献,也未给予其任何安全承诺。

更尴尬的是,美国联合11国组成“多边制裁监测组”,以朝鲜援助俄罗斯为由强化制裁,而俄罗斯在会谈中却未为朝鲜争取任何豁免。这种“被盟友抛弃”的处境,让朝鲜的军事投入沦为一场空。

相比之下,中国的策略展现出高度的战略定力。自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中立立场,既未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也未参与对俄制裁。这种选择背后有多重考量:

首先,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石,坚持尊重国家主权、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若向俄罗斯提供军援,将直接违背“不干涉内政”的承诺,损害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公信力。

正如耿爽所言,若中国真的军援俄罗斯,战场局势早已截然不同,但中国始终将维护国际法权威置于地缘博弈之上。

其次,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远比朝鲜复杂。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美欧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30%以上。

若卷入军事同盟,可能导致西方将中国排除在国际金融体系之外,甚至引发台海问题国际化。这种风险远高于短期的地缘利益。

再者,中国通过非军事领域的深度合作维护中俄关系。例如,2023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民用无人机、工业零部件等物资,既帮助俄罗斯维持经济运转,又避免了直接军事介入的争议。

这种“战略模糊”策略,既巩固了中俄合作基础,又为未来外交斡旋保留了空间。

朝鲜的困境恰恰反衬出中国策略的高明。朝鲜因过度依赖俄罗斯,在美俄和解时沦为“弃子”,而中国凭借中立立场,在大国博弈中保持了主动。

当朝鲜因制裁加剧而被迫加速向中国靠拢时,中国仍能以“不结盟”原则为指导,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为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这种“谋全局、虑长远”的外交智慧,正是中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0 阅读:11
吴能力聊意

吴能力聊意

每天分享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