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别慌!中西医结合调理有妙招

新浪财经 2025-05-23 19:52:19

转自: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从流行病学数据来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由于年轻人经常忽视了对胃的呵护,喜欢吃比较寒凉、辛辣、油腻的食物,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还可能发生恶性病变。今天讲述一例被成功治愈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2)伴糜烂的案例,让我们从中寻找一些有用的经验。

病例回顾

邵女士,年龄49岁,自述胃疼多年,有时反酸烧心,后背疼。2023年8月,曾在某医院就诊,经过胃镜检查及取活检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2)伴糜烂。当时大夫嘱服用奥美拉唑、硫糖铝等药物,服药3月后症状未缓解。随后又辗转好几家医院进行治疗,病情反反复复,反酸、烧心、后背疼症状未彻底解决。2024年10月,邵女士首次来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消化专病门诊江贵医生处治疗。

中西结合,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江贵医生查看邵女士胃镜报告再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发现邵女士舌苔黄腻,脉滑,综合推断邵女士有脾虚湿热证。鉴于湿热人群是属于较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人群,江大夫提出让邵女士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最后经过C13检测提示DOB值=41.9(≥4即为阳性),临床判断邵女士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萎缩性胃炎。于是江大夫开具14天四联杀菌药物,联合中药调理,中药治疗思路以健脾清热祛湿解毒为主。主要成份有茯苓、黄连、麸炒白术、黄芩等。

中药联合14天杀菌药治疗后,邵女士复诊时自述后背疼缓解,反酸烧心缓解,食欲也好多了。江大夫重新辩证并开具健脾养胃,祛湿清热,活血解毒中药治疗,主要成份有党参、赤小豆、茯苓、陈皮等,同时配合使用康复新液治疗胃部糜烂。并强调了饮食大原则要注重五个字:温、淡、软、熟、度。

❶温:指的不能吃冷的,如冷水果需要刨皮热水泡一下,比如苹果;

❷淡:不能吃辛辣,油腻,刺激,甜食,戒烟戒酒,避免喝浓茶、咖啡、碳酸饮料,避免高盐和腌制食物;

❸软:指不吃较硬食物和富含粗纤维食物,如红薯、韭菜、洋葱、海带等;

❹熟:指不吃未烹饪加工过的食物、凉菜等;

❺规律饮食:定时定量,7分饱原则,避免过饥或过饱而加重胃负担,饥饿时可以吃1-2块苏打饼干

经过门诊多次复诊调方,邵女士表示自己反酸、烧心、后背疼等症状基本消失,并于2025年1月复查胃镜,镜下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萎缩性胃炎临床治愈。对此,邵女士再三表示:胃炎症状困扰她很长时间,终于得到了解决,感谢江大夫个性化、精准化的诊疗。

江贵医生表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遗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嗜食辛辣油腻刺激等,具体病因要结合实际情况甄别,没有千人一方的用药方式,中医治疗贵在辨证施治,个性化精准治疗,中西医结合取得疗效。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专家团队介绍

三甲专家团队:聘请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科科主任王林恒教授团队指导胃肠镜,王林恒教授从业胃肠镜操作30年余年,是国内知名消化内镜专家,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ERCP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预约周期及方式

目前消化内镜中心预约无痛胃肠镜周期3-14天,有胃肠道息肉可根据临床情况在内镜下切除。可在消化科门诊或者全院门诊进行预约。

胃肠镜检查适合人群

(1)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反酸烧心、口臭、腹胀、腹痛、嗳气、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胃十二指肠溃疡、呕吐、食欲不振、黑便、不明原因的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便、脓血便。

(2)疑有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病变,需进一步确诊。

(3)已有上消化道病变,治疗后需要随访或观察疗效,如胃肠道息肉、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

(4)有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

(5)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

(6)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明确胃黏膜病变情况或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7)贫血:长期慢性贫血且无端消瘦。

⑧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

⑨影像学检查(如X线钡餐检查)发现上消化道病变但不能确定性质。

(转自: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