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口含煤气罐自尽,救护车上留下9字遗言,在场之人无不泪目。作为亚洲第二的诺奖得主,他曾以1句海棠花未眠,斩获无数女人的心。抚慰与温暖了无数人。可他自己,却为何会走上绝路呢? 临终前只留下9个字:“路这么挤,辛苦你了”。 川端康成的童年,用可怜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三岁的时候又失去了母亲,七岁祖母去世,十岁姐姐病故,亲戚们管他叫“扫把星”。 小小年纪的他,总穿着丧服跪在灵堂前。 后来他在日记里写:“死亡的味道,是线香混着眼泪的咸。” 这种对死亡的熟悉,后来全变成了他文字里的灵气。 《雪国》里叶子的脸“像玻璃般透明”,《千只鹤》中太田夫人死时“和服腰带散成朝霞”。 这些美得让人窒息的场景,都藏着童年目睹亲人离世的影子。 1968年,川端康成穿着和服去瑞典领奖,成了亚洲第二个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评委会夸他“用文字捕捉到了日本的美”,可他上台第一句话就说:“这奖是给我还是给日本?我分不清。” 获奖后的日子,他过非常艰辛。 白天要应付各种演讲采访,晚上却躲在书房吃安眠药。 书房里供着《源氏物语》的古本,墙上挂着歌川广重的浮世绘,可他总觉得心里缺了块东西。 他在给三岛由纪夫的信里写:“咱们这些写东西的,是不是都活在自己编的梦里?” 要说最懂川端的人,得数三岛由纪夫。 这对相差18岁的师徒,一个像清酒,一个像烧酒。 三岛切腹那天,川端冲到现场,看着血从弟子肚子里涌出来,突然大喊:“要是砍头的是我就好了!” 三岛死后,川端彻底变了个人。 他开始频繁出入银座的酒吧,喝醉了就拽着陌生人讲《源氏物语》。 1972年春天,川端跟助手说要去逗子海边散心,结果再没回来。 被发现时,他穿着整齐的和服躺在棉被上,煤气罐还冒着残气。 救护车赶到时,他微弱地说了句:“路这么挤,辛苦你了。”这句话成了他最后的遗言。 关于他为什么自杀,外界有很多的传言。 有人说他得了癌症,可法医解剖发现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 有人说他殉情三岛,可他早就在书里写过“自杀不是反抗,是认输”。 最可信的,可能是他给《朝日新闻》写的那封信:“我活着,就是为了把美写到极致,现在任务完成了。”
197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口含煤气罐自尽,救护车上留下9字遗言,在场之人
烟雨任风散
2025-05-23 12:18:52
0
阅读:44
用户17xxx83
日本煞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