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的造犯规能力到底是什么水平?
在NBA季后赛西部决赛第一场,俄克拉荷马雷霆队在主场轻松取胜,但队内球星亚历山大因为获得较多被犯规判罚数遭遇争议,赛后森林狼主帅克里斯-芬奇也表达不满,他说:“球场上有很多沮丧情绪,我们的球员对亚历山大造犯规频繁获得哨子感到沮丧。”
虽然亚历山大成功当选常规赛MVP,但受森林狼VS雷霆G1比赛影响,他在球迷中的声望有所下降,许多球迷批评他是要“要饭之王”(骗犯规之王),那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通过数据来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球员被侵犯和刻意制造犯规是存在矛盾关系的,当球员真的遭受防守侵犯时为了保护球员权益和比赛公平性必须要吹犯规,这点球迷都认同,球迷无法认同是体毛哨、空气哨、或明显带有夸张演技成分的表演,但NBA技术统计肯定无法将两种形态区分开来,所以我就放上整体数据做参考。
在本赛季常规赛,被犯规最多的球员是字母哥,他总共遭受犯规507次,亚历山大被犯规467次排名第2、特雷杨被犯规430次排名第3、布伦森和约基奇被犯规410次并列第4、申京被犯规406次排名第5。
而在遭受犯规时,能直接获得收益的是投篮时被犯规,这样就能获得两次罚球机会甚至是投篮打进的加罚机会,我们的这项数据,常规赛字母哥遭受投篮被犯规353次排名第1,亚历山大遭受投篮被犯规280次排名第2、哈登遭受投篮被犯规238次排名第3、爱德华兹遭受投篮被犯规233次排名第4、德罗赞遭受投篮犯规221次。
张卫平指导在过去解说时经常强调一种有经验的打球方法,那就是只要哨声一响,甭管谁犯规先把球往篮筐上扔,这样如果裁判认定是投篮犯规就能直接获得罚球机会,当然现在裁判对是否是投篮动作以及连贯动作都有着更严格判定,通过整体被犯规数与投篮被犯规数据一对比也可以看出,字母哥和亚历山大是攻框更坚决、更有杀伤性,投篮被犯规数和整体被犯规成正比,但特雷杨、布伦森、约基奇、申京这些就是杀伤力不够,投篮出手机会被限制,所以把握时机造犯规绝对是个技术活,也是一种天赋(哈登自信扬头)。
但我也得分析一下,为什么亚历山大和字母哥的被犯规数会如此之多,简单点说,越接近篮筐、造成的身体接触越多就越容易造犯规。
字母哥的球风大家都知道,怪兽级的身体天赋和运动能力,全联盟最有统治力的内线(得分方面),集力量、速度、爆发力三位一体,常规赛场均小禁区得分19.5分高居全联盟第一,内线一对一防守很难限制他,另外2米11的身高还能像后卫一样持球突破,持球突破816次数虽然仅排在全联盟第18位,但突破被犯规制造罚球212次排名全联盟第四,这么说吧,他只要突起来,对手不犯规是真拦不住,而且字母哥有罚球短板,长期2罚1中,犯规收益非常高,所以对手对字母哥犯规都很坚决,无论给球迷还是裁判带来的观感都是对手超级明显犯规,必须得吹。
接着到亚历山大这边,他是历史级的突击手,自NBA2013有突破技术统计以来,上赛季他创历史记录的将突破数提升到1748次,比字母哥多一倍还多,上赛季突破攻框命中率高达57.3%,每场比赛都持球冲击篮筐20次以上,打过球的都知道,突破对体能消耗极大,这点不得不服亚历山大。 本赛季持球突破1567次排名全联盟第1,场均突破依然达到20次排名全联盟第1,突破攻框命中率56.7%在全联盟排名第3,仅低于哈利伯顿和字母哥,以这个突破频率和攻框效率,让他突到篮下就是白送分,所以众多对手必须对他进行针对性防守,协防、小动作那是必要手段,这就给了裁判吹罚犯规的点。
亚历山大本赛季依靠突破创造罚球机会294次,在全联盟排名第一,换算突破数就是每5.3次突破制造1次罚球机会,然后我们看突破榜前五球员的突破造罚球效率。 特雷杨总计突破1302次,获得罚球181次,每7.1次突破制造1次罚球。 坎宁安总计突破 1199次,获得罚球186次,每6.4次突破制造1次罚球。 哈登总计突破1166次,获得罚球227次,每5.1次突破制造1次罚球。 布伦森总计突破1157次,获得罚球184次,每6.2次突破制造1次罚球。 所以看出来了吧,论突破造犯规能力,哈登还是头子,亚历山大现在已经接近他的水平。
当然突破获得罚球只是一方面,所有罚球都是被犯规收益,在总罚球数方面,本赛季字母哥获得罚球机会707次排名第1,亚历山大获得罚球机会669次排名第2,哈登获得罚球机会578次排名第3,特雷杨获得罚球机会561次排名第4,爱德华兹获得罚球机会496次排名第5。
但就像前面说的,字母哥的罚球是巨大短板,获得这么多罚球机会最终只罚进了436个球,罚球命中率只有61.7%,而亚历山大罚中569球,罚球命中率89.8%,虽然字母哥遭受的被犯规数最多,罚篮机会多,但单论犯规回报收益,远远低于亚历山大,属于刘华强对封彪——给了机会不中用。
然后看罚球依赖度,就是罚球得分占总得分百分比,全联盟所有出场超过50场并出场超过10分钟的球员中,老油条哈登以28%的罚球得分比例排名全联盟第1、特雷杨26.7%排名第2、利拉德以25.1%排名全联盟第3、普拉姆利24.9%排名第4、德怀特-鲍威尔24.5%排名第5、普罗斯珀24.4%排名第6,亚历山大24.2%排名第7,也就是说这些人的得分武器库中,罚球得分占比已高达四分之一,而亚历山大还是得分王,所以他的罚球收益最高。
接着我就通过常规赛数据总计出一个场均被犯规收益数据,也就是说他每场比赛就是这个造犯规水平,然后用这个数据对比有争议比赛场次的吹罚,看看裁判是特殊照顾还是他本身能力的客观体现。
常规赛亚历山大场均被犯规6.1次,其中场均投篮时被犯规3.6次,获得罚球机会8.8次,罚球得分占总得分比例24.2%,场均7.9分被犯规直接回报得分。
第一轮对阵灰熊系列赛,场均被犯规5.25次,(投篮时被犯规数据无法统计到具体场次),场均获得罚球机会8.3次,罚球得分占总得分比27%,场均7.5分的被犯规回报得分,可以看出这轮系列赛低于常规赛标准,但也得说一句,灰熊实力较弱,并未给亚历山大造成太多困难。 第二轮对阵丹佛掘金的含金量最大,他场均被犯规6.6次,获得罚球机会9次,罚球得分占总得分比25%,场均7.4分的被犯规回报得分,可以看出吹罚相比常规赛标准稍有提升,但在高强度防守强度下,亚历山大的罚篮命中率竟然还下滑了。
然后就是雷霆对阵森林狼第一场,他被犯规12次,获得14次罚球机会,罚球得分占总得分比35.5%,罚球回报得分11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这场比赛的判罚比常规赛平均标准高出太多,所以森林狼不服气。
统计学讲究大数据量的客观性,但也有单场数据的偶然性,有时候双方火气大、较起劲来那犯规数暴增也很正常,NBA官方肯定不愿意出现犯规次数多、罚篮多的情况,特别是出现过多争议判罚,会给比赛流畅度、收视率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现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亚历山大是常规赛受犯规次数第二的球星,但因为自身罚球技术过硬,是全联盟被犯规后收益回报最高的球星,除去对对手犯规球员的技战术层面打击不谈,单说罚球得分601分就遥遥领先排名第二名哈登的505分。
一个球员打法很难改变,而且还是最强回报收益技能,所以森林狼还是要做好针对性应对,找到一个更稳健的防守策略,另外也寄希望裁判能掌握好判罚尺度,尽最大努力做出最高水平吹罚,最后希望亚历山大能打出更令人信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