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杀华佗?真相揭露:他其实死的一点也不冤!
华佗出生于东汉末年,他刻苦钻研,四处游历,掌握了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他还首创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被后世称颂。
《后汉书·华佗传》上记载了许多个华佗治病的故事,有一个李将军的妻子腹痛,请了名医也没有治好,只要派人去请华佗。
华佗说:您的夫人怀的是双胎,生产时伤到了腹中的婴儿,现在还有个死胎还在腹中,只有将这个死胎生下来,您的夫人才能治愈。
将军不信,孩子已经生了,健康活泼,怎么可能还有一个?但李夫人腹痛无法诊治,无奈只好死马当活马医,李夫人按照华佗的药方服药不久,腹部剧痛,不一会儿产下了一名已经死去的男胎。她的腹痛再也没有犯过。
公元200年,袁绍在官渡与曹操决战。曹操突然头痛病发作。尚书令苟或忙赶请来了华陀,他拿出一根银针,一针就扎了过去,不一会儿,曹操的头突然就不疼了,曹操大喜,下令封赏。
华佗却告诉他,这个病暂时无法根治,需要长期治疗,或者做个开颅手术,曹操生性多疑,怎么可能让华佗给他开颅,所以就下了个命令,让华陀做个随军的医生。
在汉代医师的地位非常低微。华佗对自己的医生身份,深以为耻。史曰其“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他寻找着走上仕途的机会,遗憾的是,所有人认为他是神医,却没人把他当成一个可以走仕途的人。
从政,需要金钱与权势。可惜华佗的诊金过日子可以,但打通官路不是一点钱的事情;他不会武功,靠参军打仗立军功来换取爵位也不可能。
唯有医术,是他进阶的唯一途径。可是曹操却让他在身边做一名随军医师,要想从政更不可能了;而且曹操多疑善变,常说伴君如伴虎,说不定哪天就被他给杀了。
华佗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他跟曹操说他妻子病了,希望回去看看妻子。曹操不疑有他,放他回去了。
他久至不归,曹操便命人去催促他早点回来。华佗不想回去,说妻子病没有好。
曹操总觉得哪里不对,别人能够吃上皇粮是祖上冒了青烟,你却一直给我摆谱,让人一打听,华佗的妻子根本就没有病,这下可摸到曹操的逆鳞了:
你明明能治好我的病,却不给我治好,还跑回家不来给我治病,想来威胁我,谋取更高的职位,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华佗作为曹操的侍医,每当曹操发作头风病时,华佗的针灸就能奏效,但华佗欺君不归、不听从调遣,所以大怒之下杀了华佗。
由此可见,华佗对自己的死是要负首要责任的。
首先,他在心态上出现了偏差。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了“耻”和“悔”。自己看不上自己了。
其次,他非常任性。接到命令依然不归,这在战场上是大忌,也是死罪。
他仗着自己能给曹操治病,期望曹操给他更高的职位,不然就不去上班,谁想遇上曹操这么个不信邪的主,他可容不得别人的威胁。直接把自己的命都赌上去了。
yyy
要真让华佗干了,后期炎症就得要了曹操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