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修铁路时月薪一千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21万。这份工资就算是养十个小妾都养得起,当别人建议他娶一个小妾时,他却义正言辞地说道:“我是修铁路的,绝对不能出轨!”
1909年5月份,京张铁路全面建成通车。 这项工程一问世,就引起了世界震惊,同时也让“詹天佑”这个名字声名大噪。 功成名就之后,詹天佑的月薪达到了每个月一千两白银,放在现在相当于21万,很多人一年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但是这句话在詹天佑身上却并不适用。 他不仅是顶尖的设计师,他的同事们都知道,他还是一个“宠妻狂魔”。 詹天佑的妻子叫做谭菊珍,因为名字中有一个“菊”字,因此詹天佑格外喜欢菊花。 每到九月,詹天佑的院子里就会传出阵阵菊花香气。 对于詹天佑来说,只要有谭菊珍在身边,他就会觉得分外安心。 在干工程的这些年里,詹天佑经常需要全国各地跑,三天两头地搬家。 但是谭菊珍从来没有怨言。 只要收到调令,她就会立即收拾好东西,跟着詹天佑一起搬家。 二人的八个孩子也都是在不同的地方出生。 詹天佑知道妻子跟着自己不容易,因此在生活中处处为她考虑。 谭菊珍吃饭比较慢,詹天佑就请人专门给她做了一个保温饭盒。 有段时间谭菊珍的身体很不好,很多人都劝他要不再娶一个小妾。 詹天佑非但没有答应,还将那人痛骂一顿。 在当时,普通人家的人尚且都有个三妻四妾,就连提倡“一夫一妻制”的梁启超,在晚年时也娶了好几个小妾。 但詹天佑却坚持自己的想法。 他不仅自己爱妻子,也十分操心手下人的家庭问题。 在他看来,只要夫妻吵架,一定都是男方的错。 因此只要听说哪个人跟家属吵架,他一定要去劝上一劝。 詹天佑之所以对谭菊珍这么好,是因为谭菊珍在詹天佑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放弃他。 他们两个人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包办婚姻。 詹天佑的父亲詹兴藩原本是一名茶商,但是随着战争的爆发,生意实在是不好做。 于是他就转行,靠着给人刻字来赚钱。 詹天佑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生。 虽然父亲没有什么太高的文化,但是他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于是就将詹天佑送进了学堂。 但是随着清朝的逐渐没落,他意识到走仕途这条路已经行不通,就有了想让詹天佑和他一起做生意的打算。 谭伯邨的出现改变了詹天佑的一生。 他给詹兴藩送来消息,清政府搞了一个洋务运动,准备送一批孩子去外国进修。 只有三十个名额,他认为詹天佑可以争取一下。 但是去国外就意味着无亲无故,一旦遇到什么危险,那他们在国内也是鞭长莫及。 但是谭伯邨认为,这些孩子回来之后一定会受到重用,因此一直在劝詹兴藩。 他甚至还直接承诺,如果送詹天佑去留学,等他回来之后,他就将自己的四女儿谭菊珍嫁给他。 就这样,詹天佑跟着另外29个人, 远渡重洋去了美国。 在那里,他成功考上了耶鲁大学的铁路工程专业,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1881年,詹天佑结束了10年的学习,回到了祖国。 然而,他并没有受到想象中的优待,堂堂一个高材生,被送到私塾中去教书。 但是从始至终,谭菊珍都一直在等他。 即便是刚回国的詹天佑在别人眼中“身份不好”,她还一直记得两人的婚约。 这份情谊詹天佑一直记在心中。 1887年,这一年的詹天佑还是一个没有出头之日的老师,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但是谭菊珍还是嫁给了他。 说来也奇怪,自从两人成婚之后,詹天佑的生活就逐渐好了起来。 可以说,詹天佑对谭菊珍的好并不是没有原因。 他们二人都配得上对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