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周星驰花了6000万拍《大话西游》,可当他用80万请赵季平谱曲时,赵季平却说:“曲子我可以写,但我有个要求,电影上映的时候,不许放我的名字,我怕丢人!” 当时的赵季平怎么都想不到,被他视为“烂片”的电影,在后来居然成了观众心中的白月光,反复回味。 赵季平为何如此嫌弃《大话西游》? 彼时赵季平声名鹊起,在此之前,他和陈凯歌、张艺谋等著名导演合作配乐,拿下了多个电影音乐奖。 1994年,刘镇伟找到周星驰,两人合作多部影片,默契非凡,这次是想找他拍个不一样的电影,周星驰听他说这部电影能给他吸引到女粉,扩大他的演艺范围。 他听完表示很感兴趣,特意拉来个新成立的电影公司投资,并和西安电影制片厂合作,选角方面费尽心思,挑选的都是当红的实力演员。 一众大咖放到现在都很能打,可想而知周星驰当时对这部影片抱有多大期望,因此在配乐方面自然不能随意,于是在和《红高粱》、《菊豆》、《霸王别姬》等电影合作过的赵季平就被选了上来。 面对这么高的报酬,赵季平想着电影敢这么下血本,肯定差不了,加上制片厂的人跟着劝说,于是就答应下来,谁知道拿到剧本的时候,他就傻眼了。 因为刘镇伟和周星驰都是喜欢在拍摄过程中,随意增加奇思妙想的人,所以剧本那叫一个零散,根本看不出来是在干什么。 对着剧本琢磨了好几天,赵季平心里面一点灵感都没有,要知道他们就准备拍摄一百多天就完工,任务着实紧迫,总不能电影拍完了,配乐还没想出来吧。 于是他就来到剧组看看,能不能从演员的表演中得到些想法,谁知道这不看还好,看了让他后悔的不得了,真不该接下来这个任务。 当时片场拍的正巧是,牛魔王在肚子的打戏,片场里挂满了红彤彤的道具,当做肠子什么的,看着阴森森的,演员吊着威亚在里面飞来飞去。 赵季平看了会只感觉天旋地转,脑子里蹦出来个疑问句:“这拍的是啥玩意啊?真的有人看吗?” 这趟没让他迸发灵感,反而让他担心起电影的票房,但话都答应下来了,只好硬着头皮创作。 赵季平的音乐实力不容小觑,哪怕对片子没有信心,依旧创作出来了经典配乐,只是他在把稿子交上去后,叮嘱到上映后别写自己的名字,感觉太丢人了。 不止是赵季平对它不抱希望,就连合作的制片厂同样满脑子疑惑,这导演和演员(刘镇伟和周星驰)怎么老是改台词啊,想一出是一出,这样拍出来的电影真的有人看吗? 在电影中,有不少经典台词都是两人灵感突现时,记录下来的,在拍摄时,周星驰常随意发挥,增加了不少的台词。 因剧组里面演员来自不同地方,经常闹出来不少的矛盾,主要就是听不懂对方说的话,接戏太麻烦。 刘镇伟在里面串演就是这个原因,本来找的是内地的实力演员,结果周星驰和人家搭戏时,听不懂话入不了戏,可把他急坏了,要求刘镇伟给自己找个会说粤语的,时间紧迫,他从哪里找人,最后只好自己上了。 电影的拍摄一波三折,在拍完后更是波折不断,先是时间太长,被迫一分为二,结果在上映后票房惨淡,连本都没收回来,导致新组建的电影公司直接破产。 这部电影大大的打击了刘周二人的创作激情,一个在后来演戏时不敢随意发挥了,一个远走国外想要放弃这项事业。 事情的转机来到1996年,北电拷贝播放了这部影片,没想到里面无厘头的台词受到了学生们的追捧,他们觉得里面的台词太符合内心了,开始广泛传播。 在学生们毕业后,《大话西游》的热度被带到了社会上,曾经对它不屑一顾的观众,从另一角度来欣赏它时,才发现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时至今日,《大话西游》成了许多人心中最好的爱情电影,从里面学会了很多的道理,剧组的人都没想到当年被视为失败之作的电影,居然翻身了,重映的票房更是蹭蹭蹭的往上涨。 参考来源:BTV纪实《档案》 “大话西游”的前世今生
不止大头的球拍开胶了,真是无独有偶,张本智和的球拍也开胶啦!张本智和的球拍开胶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