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了!海口警方通报宝马车拖行小猫一事,其实只是意外,小猫并非车主所养,而是它自行跑到车底,车主启动车辆后,小猫牵引绳被车辆卡住,这才导致小猫被拖拽致死,然而网友对此却不买账 据江苏新闻5月20日的报道,2025年5月19日的夜晚,海口世纪公园的灯光在滨海大道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柔和。一只黑黄相间的家猫从公园绿地窜出,悄无声息地钻入一辆停放的宝马车底。 六小时后,车主李某某回到停车场,像往常一样启动车辆驶离。她并不知道,车底的小猫已被底盘卡住的牵引绳缠住。 车辆行驶不到两公里,后方车辆的鸣笛声让她紧急停车,一只血肉模糊的猫正被拖行在车尾。这场意外,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网的舆论风暴。 最初流传的视频里,只有小猫被拖行的画面:挣扎、惨叫、最终静止。愤怒的网友迅速将车主定性为虐猫恶魔,甚至有人声称目睹她中途换猫继续施虐。 社交媒体上,李某某的个人信息被扒出:她的职业、家庭背景、工作餐厅的地址被公开,餐厅点评页面涌入一星差评,有人扬言要让她社会性死亡。 而彼时,警方调取的完整监控显示:从14时18分停车到22时10分事发,没有任何人为接触车辆的痕迹。那只猫是自行钻入车底,牵引绳卡住纯属意外。 5月20日,海口警方的通报为事件定性:这是一场无人蓄意的悲剧。但伤害早已蔓延到现实。李某某的餐厅因恶意差评营业额暴跌,她本人收到大量诅咒私信。 更荒诞的是,网友早期编造的餐厅员工集体虐宠谣言仍在传播,尽管警方明确通报仅有一只猫且与餐厅无关。那些曾高举正义大旗的声讨者,鲜有人为误伤道歉。 这起事件暴露的不仅是信息时代的认知惰性,更是群体情绪对事实的吞噬。我们习惯于用片段拼凑真相,用道德审判替代法律程序。 当最高人民法院明确将人肉搜索定义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时,仍有无数人打着正义旗号践踏他人隐私。 真正的文明社会,应当学会在愤怒前按下暂停键。动物保护与人格尊严本不冲突,若爱猫人士能在谴责前核实监控,若围观群众能等待警方调查,这场悲剧本可止步于意外。 而那些挥舞键盘的正义使者,是否想过自己的网暴行为比一场意外更残忍?法律可以还李某某清白,但被摧毁的名誉和生计又如何量化? 小猫的死亡令人痛心,但比悲剧更可怕的是,我们总在重复相似的错误。从2023年两高一部严惩网络暴力的司法解释,到今日海口警方的详尽通报,制度始终在追赶失控的舆论。 或许下一次,当我们看到刺目的视频时,可以先问一句:这是全部事实吗?毕竟,真正的善良,从来不需要以践踏他人为代价。 信源:江苏新闻 2025-5-20
反转了!海口警方通报宝马车拖行小猫一事,其实只是意外,小猫并非车主所养,而是它自
恋灵看娱乐
2025-05-21 17:26:59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