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2年,严嵩倒台,徐阶取代他成为首辅。徐阶之子劝道:“爹,当年严嵩处处欺压您

蔼鸣 2025-05-21 08:13:39

1562年,严嵩倒台,徐阶取代他成为首辅。徐阶之子劝道:“爹,当年严嵩处处欺压您,如今就应该整死他!”不料徐阶怒斥道:“混账东西!若无严嵩,便无我今日,怎么能忘恩负义呢!” 要是让其他人来斗大奸臣严嵩,或许他们就会选择在自己得势时直接干掉不足为患的严嵩了,但是徐阶显然认为这样做不理智。 当时,徐阶刚刚替代严嵩,成为首辅,严嵩自己则遭到明世宗朱厚璁的厌弃,实际上徐阶完全有能力直接上书奏明圣上,劝皇帝杀掉奸臣严嵩。 可是,宦海浮沉多年,徐阶早已经养成了谨慎的性格,他依稀记得自己年轻时,因为冲动,在皇帝面前和宠臣张璁意见不合,惹怒皇上,嘉靖皇帝选择直接把他逐出京城,并在南京国子监屋里的柱子上书写“徐阶小人,永不录用”字样。 要不是后来徐阶自己变得圆滑了,靠着学严嵩给皇帝写青词,估计徐阶未来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入京城了。 这件事后徐阶成熟了许多,他在被调离京城后博闻强记,在不少地方留下了美名佳话,同时,发觉自己适合再去参与政治的他,再一次启程入京,这一次,他要活出个样来。 可是再次进京之后,徐阶发现朝堂的斗争形势很尖锐,严嵩靠着儿子严世蕃出主意,屡次得到嘉靖皇帝的赏识,这让徐阶觉察到一些不好的味道。 果然,在之后,严嵩一边疯狂收受着他人的贿赂,一边把钱分给嘉靖皇帝哄他开心,并通过斗倒夏言,让夏言遭到斩首之刑,把事情做绝,朝堂上顿时也没人敢反对严嵩了。 徐阶也是这样,他知道以他当时的影响力斗不过严世蕃,再加上严世蕃真的把耳目遍布朝堂,徐阶也不敢轻举妄动。 从此之后,徐阶一边隐忍,一边在背后做着保护被严嵩祸害的忠臣良将,在别人的误解的目光中,一步一步走向了内阁,并通过“表演”欺骗了皇帝和严嵩,让这两位都认为徐阶是“自己人”。 徐阶也终于等到了他要的机会,那时,徐阶刚刚超越严嵩,成为内阁首辅,严嵩则因为“吃相难看”开始遭到皇帝厌弃,于是徐阶便开始了斗倒严嵩的计划。 谁知他还没有什么动作,他的儿子却来到他身边,大声嚷嚷着要父亲整死严嵩。 徐阶当时内心是崩溃的,他的这个傻儿子哟,不知道就算是在他们家里,严嵩的眼线也是有的吗,现在严嵩就好像是条将死之虫,死而不僵,必须要等到严嵩真的失去了所有的底牌,包括皇帝对他的那一点点的信任,才能放手一搏,玩兔子博鹰的把戏。 于是徐阶当着儿子和墙外偷听的严嵩耳目的面演起来了,历数严大人从前折磨自己那是在锻炼他,他这一个后辈,感谢严嵩还来不及呢。这样的表态让他的儿子气得够呛,而严嵩听到后乐不可支,觉得事情还在他的掌握之中,于是就放松了对徐阶的戒备。 利用这个机会,徐阶通过向皇帝推荐道士,获取皇帝的赞赏,因为皇帝也信道,所以对这个道士很好,还有事没事儿就跟道士“算一卦”,直到有一天道士“图穷匕见”,算出了严嵩是奸臣。 皇帝龙颜大怒,多日以来对严嵩的积怨被挑拨出来,他认为这件事根本没有人指使,杀掉严嵩乃是天意,于是严嵩终于等到了他的最后结局。 严嵩一家最后极其悲惨,给严嵩出坏主意的严世蕃在菜市口被斩首,严嵩则被遣返还乡,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而满朝堂的大臣都没有意识到,其实这中间最大的幕后推手,其实也有徐阶的一份力量。 信息来源: 《徐阶与嘉隆政治》.天津古籍出版社

0 阅读:120

猜你喜欢

蔼鸣

蔼鸣

蔼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