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倒霉的八路军战将,抗战时任冀中军区警卫旅长,手下的团长、营长,在55年授衔

科技历史回忆录 2025-05-20 23:07:43

他是最倒霉的八路军战将,抗战时任冀中军区警卫旅长,手下的团长、营长,在55年授衔时,不是少将就是中将,可他只被授予了大校。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成八路军。 蒋介石那边耍心眼子,只给了三个乙种师的编制,每个师下面管着两个旅四个团。 后来评军衔的时候,八路军刚成立那会儿的六个旅长里头,除了陈光之外,两个得了大将军衔,三个扛上了上将肩章。 不过八路军发展得实在快,除了这六个正牌旅,还搞了不少警备旅和新编旅。 这些后成立的警备旅和新编旅的旅长,按级别跟八路军初期的团长差不多,评衔时候多数都是中将起步。 可偏偏有个警备旅长在评衔前被人翻老账,硬生生从中将掉到了大校,这人就是王长江。 要说王长江的资历可不浅,早年跟着队伍北伐,1933年春天在商震手下当营长那会儿,带着弟兄们在长城冷口跟日本人死磕,愣是打出了名堂,得了枚青天白日勋章。 抗战全面爆发后,王长江当上了河北民军副总指挥,扛着少将牌子。 刚上任就带着一个团在潘荒设埋伏,收拾了日军一个中队,打死打伤几十号鬼子。 这仗可是河北民军成立后的头场胜仗,后来他又带着队伍专挑小股日伪军下手,越打越顺手。 可民军总指挥张荫梧不乐意了,觉得这么打下去要折损自家实力。 张荫梧变着法儿削减王长江手底下的兵,把这些人马调去跟冀中八路军抢地盘。 放着日本人不打,专搞窝里斗,王长江实在看不下去,干脆带着三个团投奔了吕正操。 到了冀中军区,他带的队伍和120师特务团合编成冀中民众抗日自卫军,王长江当司令,刘子奇当政委。 1939年秋天冀中军区成立警备旅,王长江调过去当旅长,政委还是老搭档旷伏兆。 这个警备旅是冀东军区的机动部队,吕正操手里的王牌,专啃反击日军围攻的硬骨头。 过了一年王长江升任第六军分区司令,副司令是经历过湘江血战的老红军韩伟,政委还是旷伏兆。 王长江带着队伍一年多打了三百多仗,干掉几千日伪军,抓了六百多俘虏。 1942年5月小鬼子搞"五一大扫荡",专门盯着王长江的六分区往死里打。 两边兵力差得实在太大,六分区拼掉两千多人才突围出来。 后来王长江和旷伏兆带着五个连,护送着冀中区党委、行署机关、兵工厂、卫生所等五百多号人往太行山转移,走到北阳堡突然撞上日军一个联队。 北阳堡这村子四周修着几丈高的土围子,外头都是平地没遮没挡,正好打防守。 王长江让战士们赶紧在土墙上掏枪眼,轻重机枪架在制高点和路口。 跟鬼子死磕了十几个钟头,眼瞅着天擦黑突然刮大风下暴雨,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王长江怕老乡遭鬼子报复,派人挨家挨户通知跟着队伍走。 趁着暴雨掩护,队伍带着老百姓从鬼子眼皮子底下钻了出去。 这场北阳堡遭遇战,王长江带着队伍牺牲11人、伤70多,硬是打死打伤630多鬼子。 后来日本人光拉尸体就用了27辆卡车,这仗成了八路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到了太行山,王长江当上一分区副司令,1943年冬天又调任晋绥军区八分区司令,跟政委罗贵波搭档。 一年多时间带着队伍拔掉不少鬼子据点,毛主席还专门给吕正操发电报表扬,让其他分区都来学八分区的打法。 抗战胜利后王长江接着打解放战争,当过纵队副司令、副军长,1949年5月当上华北军区副参谋长,第二年调去管军校。 有回早年的老部下来找他帮忙介绍工作,王长江心软给安排到炼油厂,哪知道这人是个潜伏特务。 就为这个失察的过错,后来评军衔时吃了大亏。 按王长江的资历和职务,55年评个中将挺合适。 当年跟他搭档的旷伏兆、韩伟、罗贵波都是中将,其他大军区副参谋长也多是中将。 更别说他在冀中抗战时立下的那些战功,评中将合情合理。 可就是因为给特务介绍工作这事被人翻旧账,硬生生给降成了大校,成了大军区副参谋长里唯一的大校。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中国近代史》)

0 阅读:123

猜你喜欢

科技历史回忆录

科技历史回忆录

关注我,关注体育频道